清晨晨光微露,某军队院校的晨训场上,一个身影早已开始了一天的拼搏晨跑、列队、整理内务、预习课程……这样的清晨,他已坚持了293天。他是吴家宏,一个从沙田镇先锋村走出的渔家子弟,仅用两年时间就成功提干,更以全旅第四的成绩被某军队院校录取,如今已成长为一名优秀军官。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成长故事,更是一代青年军人的热血缩影——关于梦想、拼搏与坚守。
梦的萌芽:渔家少年的军旅情结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报国无上光荣”——沙田文化广场对面那幅醒目的标语,曾是少年吴家宏心中的一颗种子。生于渔村、长于海边,吴家宏的童年与大多数沙田孩子并无二致,但不同的是他对那身军装的向往早已深植心底。
“那一定很酷吧。”年少时,他对军装的向往带着少年人纯粹的憧憬。长大后,工农红军的坚韧、解放军的不屈、志愿军的浴血奋战,这些英雄事迹深深震撼着他,“我衷心地佩服他们。”
2022年9月,大学毕业的吴家宏毅然投身军营,带着沙田人特有的务实与坚韧,开启了军旅生涯。“穿上军装,守护的不仅是家乡,更是整个国家的安宁。”这是他最初的信念也是他一路前行的动力。
入伍后,吴家宏被分配到原陆军海防某旅,但命运很快就给了他第一个挑战,因集训任务需求,他从步兵调整到炮兵,面对完全陌生的专业和严格的考核标准,他鼓足干劲,展现出惊人的毅力,仅用两个月就从“小白”成长为炮手专业第一名。
“少说多做,适应环境。”这是他在军旅生涯中秉持的信条。这股拼劲让他在一路收获成长:2023年12月获“四有”优秀士兵并记嘉奖;2025年7月再获“四有”优秀学员并记嘉奖。
荣誉背后是无数个挥汗如雨的日夜,两年的摸爬滚打,有汗水,有伤痛,但吴家宏感到更多的是收获与成长。
提干之路:从模拟考失利到全旅第四
“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军营充实的训练生活坚定了他长期服役的信念。教导员的话也深深触动了他。“两年服役只是够本,长期服役才能为国防事业贡献更多。”在满足报考军校的硬性条件后,他下定决心参与部队提干考试。
备考之路并不平坦。高强度的训练,让他只能“挤海绵”式学习:利用执勤间隙背诵知识点随身携带小纸条反复记忆。然而,2024年3月的一次模拟考试失利。这让他失去了集训的机会,也没有了良好的复习环境,“我一度认为我与军校肯定是无缘了。”他陷入了自我怀疑和沮丧之中,但班长的鼓励和战友的默默支持让他重燃斗志。
吴家宏从此更加刻苦学习,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备考期间,除了必要的与家人联系之外,一切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都停了下来。“我深知无法改变环境,只能每天挤出多一点的时间。”他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6月吴家宏以537.3分、全旅第四名的好成绩通过提干考试被某军队院校录取。“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得知消息时,他反复确认屏幕上的名字;而电话那头,母亲早已泣不成声。
如今,吴家宏即将完成学业。站在人生新的起点,他始终记得当初的入伍誓言:“为国防和军队的事业做出更大更长久的贡献。”
“笔落能书安边策,从戎能使海波平。”这是他笔记本扉页上最常写的一句话。“我希望未来能够在海疆一线效力。”他渴望用所学捍卫祖国的蓝色国土。
毕业选岗时,他凭借优异成绩,申请回到广东驻地,希望为家乡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