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季风气流活跃
广东多地强降雨来袭
今天早高峰时段
肇庆、佛山、广州、惠州
汕头等市县有降雨回波活动
局部雨势猛烈
截至8时46分
从化、龙门、博罗
惠州、河源暴雨红色预警
阳山、怀集、清新、佛冈
增城、东源、紫金
惠东、深汕特别合作区
汕尾暴雨橙色预警
还有11个暴雨黄色预警
5个雷雨大风黄色预警
2个大雾预警生效中
据@中国天气 消息,明后两天,受季风气流和低层切变影响,急流将大量水汽从孟加拉湾无障碍持续输送将给广东带来持续强降雨天气累积雨量大、降雨效率高。
中央气象台8月4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8月4日14时至5日14时,广东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中北部和东部沿海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广东中北部和东部沿海等地局地特大暴雨(250~350毫米)。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据@广东天气 预计,接下来两天广东暴雨延续。
8月5日
珠江口两侧和阳江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珠三角北部、韶关、清远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市县有(雷)阵雨局部暴雨。
8月6日
西部市县多云间阴天有中雨局部暴雨,其余市县多云有分散雷阵雨。
最近广东暴雨频发
街坊出行时难免会遇到
积水、城市内涝等情况
在此提醒大家
外出时应注意避让路面积水
因为里面可能藏着一些
致命“杀手”
谨防血吸虫病
只需10秒,就可感染
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于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又称裂体吸虫。
血吸虫的发育分为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及成虫共七个阶段,其中尾蚴是可以感染人体的阶段。
血吸虫病是一种经水传播的寄生虫病,人畜接触了含血吸虫尾蚴的水体而感染患病。
血吸虫病是怎么传播的?
第一步:感染了血吸虫的人或动物将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排入水里。
第二步:水里生存着血吸虫传播的中间宿主——钉螺,继而产生能够感染人的尾蚴。
第三步:人接触了含有尾蚴的水体(疫水),只需10秒,就可感染。
血吸虫病的传播季节主要是在每年4~10月。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中国疾控中心提醒,汛期水位升高,易引起人畜接触水体频次增大、粪便污染水体机会增加、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分布范围扩大,从而增加血吸虫病的传播风险。
出现这些症状
一定要警惕
根据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可将血吸虫病分为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和晚期血吸虫病。
急性血吸虫病
由首次感染或再次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所致,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潜伏期14~84天不等,一般为35~42天。若不及时治疗,会迅速出现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和腹水,可导致死亡。
慢性血吸虫病
由少量多次感染血吸虫尾蚴或急性期患者未经治疗或未治愈所致。常见的症状有乏力、腹痛、间歇性慢性腹泻、大便带血、肝脾肿大等。轻者可无明显症状。
晚期血吸虫病
因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未及时、彻底地治疗,经较长时间的病程发展所致。患者常有不规则的腹痛、腹泻或排便不规则、食量减少、食后上腹部饱胀等症状。其临床分型有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和侏儒型。
预防感染
需注意做到以下措施
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尽量避免在河流、湖泊、池塘等可能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中捕鱼、游泳、洗澡或洗衣等。
因抗洪抢险、抢收抢种等原因无法避免接触水体时,须在下水作业前涂抹防护药膏,并穿戴防护用品。
尽量使用干净卫生的水源,不喝生水。对于临时用水,可以每50kg水加漂白精0.5g或漂白粉1g处理,30分钟后可以使用,饮用水必须煮沸后饮用。
安全放牧,避免粪便入水,阻断血吸虫病传播。
如接触了血吸虫病流行区自然水体,出现发热等症状,应主动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检查,发现感染应及早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