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东莞唯一!“稻花香里说非遗”品牌活动入选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保护实践创新案例
东莞+ 2025-08-03 17:06:15

8月2日,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品牌活动在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启幕,并正式发布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保护实践创新案例及品牌活动。其中,由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东莞非遗宣传推广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东莞日报社)联合申报的稻花香里说非遗——东莞非遗赋能“百千万工程”品牌活动,成功入选创新案例,是入选的18项创新案例之一,也是东莞唯一入选案例。

主办方供图

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品牌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服装服饰非遗工作站(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承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粤港澳三地约120个非遗品牌及相关企业参与。活动以“一秀一展一会”(即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品牌时尚之夜、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品牌创意展、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保护实践创新案例及品牌活动发布会)为载体,全方位呈现湾区非遗品牌在传承与创新中的探索成果,生动展现非遗与旅游、科技、时尚等领域深度融合、相互赋能的鲜活实践,尽显“美美与共”的多元文化图景,为共建更具活力与魅力的人文湾区注入新动能。

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保护实践创新案例及品牌活动广泛聚合广东省21个地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粤港澳三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相关保护单位及企业等多方力量,聚焦非遗助力人文湾区建设、赋能“百千万工程”、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三大方向,集中发布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与可推广性的非遗保护实践创新案例。稻花香里说非遗——东莞非遗赋能“百千万工程”品牌活动,是4项非遗赋能“百千万工程”创新案例之一

这些入选案例系统梳理了大湾区非遗保护工作的阶段性成果,通过总结提炼各地在非遗宣传展示、传承人培育、生产性保护、跨界融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破解非遗保护中存在的传承乏力、创新不足、市场对接不畅等难题,为各地开展非遗传承利用提供了路径指引和实操借鉴。

稻花香里说非遗,绘就乡村好“丰”景。东莞非遗赋能“百千万工程”品牌活动,是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与东莞非遗宣传推广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东莞日报社)联合打造的非遗品牌活动。近年来,东莞非遗保护工作围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焦发力,走出了一条非遗创新发展的东莞路径。2023年、2024年持续举办的“稻花香里说非遗”活动,是展示东莞非遗保护成果,宣传非遗保护理念,引领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活动之一。活动以“稻花香”为视角,以“非遗”为抓手,积极探索“非遗+”融合发展新模式,以非遗为载体勾勒东莞发展新貌,呈现非遗赋能“丰收”画卷。

稻花香里说非遗——东莞非遗赋能“百千万工程”品牌活动,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方面通过征集、路演、评选树立标杆,全面展示东莞非遗赋能“百千万工程”的新气象、新风貌、新成果;另一方面通过举办“东莞非遗说”圆桌会,汇聚各路专家学者之智,探讨非遗传承与推广的新思路,探索非遗赋能“百千万工程”的多元有效路径。

连续两年,稻花香里说非遗——东莞非遗赋能“百千万工程”品牌活动,与时俱进,向新而行。2024年,为营造契合主题的现场氛围,主办方别出心裁,选用“稻草”这一质朴且极具乡村韵味的元素,从场地布置到环节设计全方位融入,力求为观众、路演者及评委打造沉浸式体验,确保路演以最佳效果呈现,收获各界一致好评。

如今,稻花香里说非遗——东莞非遗赋能“百千万工程”品牌活动,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东莞)采购会的重要IP之一。活动聚焦非遗赋能,通过创新实践,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让外界看到东莞非遗旺盛的生命力,看到各界合力推动非遗“双创”的新局面,看到非遗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文字:赵水平 图片:程永强 赵水平 编辑:戴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