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产业园区(南实厂房)项目签约,树立“小切口、深融合”的区域产业协作样本;24家企业入驻南雄高新区绿色植保产业园,产业配套逐步完善,支撑县域经济壮大做强;“反向飞地”打破资源壁垒,探索南城研发、南雄孵化模式……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在韶关南雄市,产业共建呈现新气象,南城-南雄工作队不断完善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大胆探索“方向飞地”,推动产业项目在浈凌大地遍地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南城产业园区
产业协同 打造融合示范样本
在南雄市全安镇,产业共建呈现出一派新气象。2025年4月,由工作队主导的南城产业园区(南实厂房)项目签约仪式在南雄市举行。此次签约是南雄市深化区域协作、壮大工业经济的重要实践,标志着南城产业园区(南实厂房)从“规划建设”迈向“产业运营”,通过标准厂房的高效利用,为区域产业协作树立“小切口、深融合”的示范样本。
走进位于全安镇的南城产业园区(南实厂房),园区建设有标准化厂房、招商中心、配套生活区等功能区,重点聚焦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产业方向,致力于打造粤北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示范平台。
在招商引资方面,租赁南城产业园区(南实厂房)二期的广东宏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将在园区建设智能化包装生产线,生产农药瓶、食品包装瓶、化工包装瓶,直接配套南雄植保产业园及周边企业产品包装需求。
此次出租的厂房,是园区首批投入使用的产业空间,标志着园区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转入“筑巢引凤”的实质运营阶段,为后续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奠定基础。
南雄高新区绿色植保产业园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目前,园区已成功吸引24家企业入驻,其中多家企业已完成方案设计。工作队积极协助做好对接服务工作,推动项目落地,南城产业园区(南实厂房)也将积极服务植保园企业上下游行业领域,助力南雄植保产业补链强链。
产业配套 壮大县域经济
广东德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是从珠三角地区转移过来的,是一家集汽车美容养护、环保日用品、个人护理等多领域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在植保产业园的建设现场热火朝天,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而有序。该企业正以南雄为基地,拓展其业务版图。
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预计2025年10月建成投产,可年产1.6亿支气雾剂和水剂,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5亿元,年纳税额可达1500万元,为南雄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南雄绿色植保产业园是全国重要农药产业转移承接地,现有规模较大,但因行业职住分离要求,住宿条件无法满足园区发展和工人需求,住宿问题亟待解决。
工作队统筹帮扶资金共1.35亿元,打造南雄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植保产业园)人才公寓配套设施,项目整体用地36亩,总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
根据植保园的开发进度,项目计划分期建设,一期工程占地约10亩,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建设一栋11层、一栋9层的综合性人才公寓及配套服务设施,涵盖住宿(210套)、餐厅、商业、会议、办公、酒店等功能,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帮扶目标。
反向飞地 打破资源壁垒
“反向飞地”建设,是破解被帮扶地科技、人才、市场等稀缺资源匮乏问题的创新性手段,也是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措施。工作队积极探索开展产业、人才、销售等“反向飞地”建设,进一步深化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共创莞韶两地跨区域创新合作模式。
2024年,“韶关南雄飞地营销中心”在东莞南城揭牌,进一步强化南城南雄跨区域合作发展。营销中心成立后,工作队积极联络南雄市各镇街的强镇富村公司,促成双方对接,通过飞地直销模式减少中间商环节,拓宽南雄市农特产品直销路径,强化“广府珠玑”品牌展示,助力“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2025年,工作队计划在南城街道建立集研发、展示、招商于一体的“反向飞地科创中心”,探索设立技术创新孵化器,将孵化项目引流至南雄发展。
同时,依托“人才反向飞地”,聚焦跨区域资源对接,强化“反向飞地”运营,吸引湾区科创项目与人才资源向南雄集聚;依托东莞“莞才云聘”平台,为南雄企业招聘20余名研发人才,覆盖LED封装等领域,解决9项技术难题;推动3项科技成果在南雄实现产业化转化,助力当地企业技术升级,夯实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与技术硬件根基。
通过这些举措,实现飞出地“资源+政策优势”与飞入地“技术+人才优势”的有机结合,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