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蚊虫进入繁殖高峰期,
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
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市各县(市、区)切实做好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人迅速投身一线,无数平凡的身影,构成了抵御疫情最坚实、也最令人动容的防线。
为做好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保护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端州区各街道迅速响应,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志愿者、居民积极参与,全面清理蚊虫孳生环境,筑牢公共卫生防线。




△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志愿者、居民积极参与,全面清理蚊虫孳生环境。
各街道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组织街道干部职工下沉至下辖社区,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广泛发动志愿者及居民群众,凝聚多方力量,共同开展“翻盆倒罐、清除积水”爱国卫生专项行动。




△工作人员逐户走访居民家中,对水生植物、闲置盆罐、储水桶等易积水容器进行重点检查。
同时开展宣传教育,提升防控意识,通过LED屏广泛宣传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危害,向沿街商户、居民派发基孔肯雅热宣传单张,并向其讲解如何正确有效地预防基孔肯雅热的相关知识。
自7月23日起,鼎湖区卫生健康局带头落实环境整治,为从源头遏制蚊虫孳生,每日组织专人对辖区内各街道、社区及重点场所的积水容器进行巡查。
巡查人员重点检查花盆托盘、废旧轮胎、排水沟、闲置水缸等易积水区域,指导镇街及时清理积水、翻盆倒罐,从根本上消除蚊虫孳生地,形成“专业消杀+全民参与”的防控合力。同时,辖区内7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区疾控中心指导下分别组建专项监测工作组,深入各村(社区)开展伊蚊幼虫孳生地调查监测,对闲置容器、排水沟等重点区域逐一排查登记,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理。

△对闲置容器、排水沟等重点区域逐一排查登记。
消杀环节更是重中之重。专业人员携带高效、环保的灭蚊药剂和专业设备,对医院内外环境进行精准喷药灭蚊作业。重点消杀容易滋生蚊虫的卫生死角、下水道、绿化带、垃圾桶周边等可能藏匿蚊虫的区域,力求将蚊虫密度降至最低,从源头上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为患者和医护人员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就医和工作环境。

△专业人员携带高效、环保的灭蚊药剂和专业设备,对医院内外环境进行精准喷药灭蚊作业。
高要区各单位网格员迅速下沉一线,掀起精细化防控工作热潮。他们化身“宣传员”,走街串巷、入户走访,通过派发宣传倡议书、在宣传栏张贴海报、电子屏(字幕、LED)播放宣传标语、群组推送转发预防基孔肯雅热相关推文链接等多渠道方式,向群众详细科普垃圾分类、保持环境清洁等卫生习惯以及普及防蚊灭蚊知识、推广居家防蚊灭蚊措施,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形成全社会、全行业、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爱国卫生运动氛围。
四会市城管局组织协调三家环卫公司全面投入城区的防蚊消杀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聚焦城区范围内的垃圾点、垃圾桶、卫生死角等蚊虫易滋生区域,开展细致全面的消杀工作。环卫工作人员使用专业的消杀设备和药剂,对垃圾点周围、垃圾桶内部及底部进行了彻底喷洒,确保无遗漏。此次消杀行动覆盖背街小巷、建筑工地周边、老旧小区杂物堆放处等,深入清理卫生死角,从源头上切断蚊虫的滋生。
△四会城管筑起蚊虫病防线,守护市民健康。
7月29日,在全市疫情防控和三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广宁县接着召开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和三防工作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动员部署全县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德庆县以小短剧的形式,引人入胜地科普目前防控基孔肯雅热的实时资讯,让大家迅速明白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封开县针对基孔肯雅热科普知识,创作南丰话版科普音频,简单直接地告诉大家防控要点,让大家迅速明白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将预防基孔肯雅热最重要的三项工作“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表述清晰。
为做好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有效阻断蚊媒传播途径,推动人居环境与群众健康水平双提升,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怀集县积极开展灭蚊行动,预防基孔肯雅热传播,做好预防措施、营造一个更加宜居、整洁、和谐的社区环境。




△怀集县开展防蚊灭蚊行动,预防基孔肯雅热。
肇庆高新区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有效防范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疫情传播,7月28日上午,在大旺街道办的指导下,正隆社区召开预防基孔肯雅热专题动员部署会议。会议聚焦“防扩散、清源头、强宣传”核心要求,对全体工作人员开展防控要点系统培训,明确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为全面推进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肇庆高新区对全体工作人员开展防控要点系统培训。
会后,街道组织保洁队伍对草丛、下水道、排水沟、垃圾池及周边等蚊虫易聚集区域实施药物喷洒消杀,精准切断蚊虫栖息繁殖链条,全方位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正隆社区通过“环境消杀 + 宣传引导”双管齐下的防控模式,进一步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为辖区居民营造了安全、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切实筑牢了抵御蚊媒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
与此同时,社区同步启动入户宣传工作。工作人员深入居民点、小区及公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细致讲解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典型症状及科学预防措施。重点提醒居民定期清理家中花盆托盘、水缸等易积水容器,做好纱窗安装、驱蚊液使用等个人防护,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形成“社区主导、居民协同”的防控合力。

7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
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
新版诊疗方案有何亮点?新版诊疗方案明确,人在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关节痛可能为首发症状。相比于成年人,儿童出现皮疹的概率更高。体温恢复正常超过24小时可解除隔离。
1. 基孔肯雅病毒对热敏感
56℃30分钟可灭活;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可灭活。
2.发病三天内病毒载量最高
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天内具有传染性。发病后3天内是高病毒血症期,随后病毒载量下降。
3.基孔肯雅热可发生母婴传播
主要通过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可发生母婴传播。罕见情况下可经输血或接触患者血液传播。
4.一次感染,可获得较久免疫
人群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5.关节痛为首发症状。
潜伏期1~12天,常为3~7天。关节痛为基孔肯雅热的显著特征,可为首发症状。多数患者在发病后2~5天出现皮疹,常分布在躯干、四肢、手掌和足底。
6.儿童发生皮疹更常见
儿童病例高热多见,发热持续3~5日,除了关节疼痛,皮疹较成人更多见。新生儿感染多在出生后3~7日内出现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喂养困难,皮疹更广泛。
7.重症少见,65岁以上老人为重症人群
本病重症少见,但境外基孔肯雅热疫情暴发时有重症及死亡病例报告,重症高危人群为婴儿;老年人(65岁以上);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妇女;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免疫抑制者(器官移植、AIDS、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8.无特效药,无疫苗
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目前我国尚无可供使用的基孔肯雅病毒疫苗。
9.关节疼痛者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急性期关节疼痛不能忍受者,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应以必需的最低剂量和最短疗程使用为原则,避免用于有肝病或转氨酶升高等禁忌证的患者。
10.体温恢复正常超过24小时可解除隔离
体温恢复正常超过24小时,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或病程超过7天者,可以解除隔离。
11. 急性发作期亦可用中医药治疗
推荐方药:广藿香10克、葛根15克、羌活10克、滑石20克、赤芍10克、淡豆豉10克、淡竹叶10克、生地黄10克、连翘15克
煎服法:每日1~2剂,水煎服,每次100毫升~200毫升,每日2~4次,口服。儿童剂量酌减,婴儿用1/3成人量,幼儿用1/2成人量,学龄儿童用2/3成人量或成人量。以下处方服法相同(如有特殊情况,须遵医嘱)。
加减法:皮疹瘙痒较重者,加地肤子10克、荆芥10克。发热体温超过38.5℃者,增加中药服用量至每日2~3剂,每4~6小时服用一次;高热超过36小时不退者,加生石膏30克、香薷10克;出现高热、狂躁、谵语神昏、四肢抽搐者,予清瘟败毒饮加减,或加用安宫牛黄丸。
接下来,
我市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抓早抓小抓实疫情防控工作,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硬仗。
来 源:端州发布 鼎湖发布 高要发布 四会发布 广宁发布 封开发布 怀集发布 文明高新区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