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积水灭蚊虫 共筑健康家园|一线见闻: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东莞+ 2025-08-01 21:08:08

受持续高温多雨天气影响,蚊虫进入快速繁殖期,近日,家宝园林迅速响应,召开蚊媒防控专项会议,要求各项目立即启动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对办公场所、作业现场、员工生活区等重点区域实行“地毯式”消杀和孳生地清理,切实筑牢员工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该公司要求各项目结合业务特征和环境特点,细化“一点一策”整治方案,明确消杀、清理的“时间表、路线图”。各项目已组建多支应急处置队伍,配齐喷雾器、烟雾机及灭蚊药剂等物资,确保防控工作有序推进。

“墙角的缝隙、杂草丛、垃圾桶底,都是蚊虫孳生‘黑点’,必须弯腰仔细喷洒到位。”8月1日上午,家宝园林黄江镇项目老党员陈德志带领队员在高温下连续作业,汗水浸透衣背。拥有30年党龄的他,主动放弃休息,带头开展“拉网式”排查。

“大家跟着我,一米一米往前扫!”陈德志把喷雾器背绳勒紧,率先蹲进一条不足半米宽的排水沟。沟壁的苔藓又湿又滑,他左手扒开杂草,右手把喷头伸进墙缝,药水“噗噗”作响,瞬间腾起一团刺鼻白雾。汗珠顺着安全帽沿滴到睫毛上,他腾不出手去擦,只能使劲眨眼。

“老陈,歇两分钟吧!”年轻队员递来水。“蚊子可不会歇。”陈德志摆摆手,指了指沟底正顺着水流挣扎的小蚊子。他又把喷头压低,“嗤——”一声,虫体被打得四散。“30年党龄不是挂在墙上看的,关键时刻就得弯腰。”说完,他弯腰钻出沟口,后背已被汗水洇成深色地图。

在沙田镇,家宝园林项目的党员冉元顶着酷暑,带领10余名队员对复杂水体、绿化带、垃圾收集转运点进行“地毯式”排查。

队伍散开后,冉元跳进绿化带,拨开半人高的杂草,露出一只被丢弃的塑料饭盒——盒底积着发臭的雨水,一堆蚊子密密麻麻。他二话不说,连盒端起,把水倒进自备的收集桶,再用药壶补喷。“阻击基孔肯雅热,人人都是防线!”他的嗓子已经沙哑,却像铜锣一样敲在每个人心上。

党员志愿者方凤敏则走进社区,一边清理花基积水,一边向居民讲解防控知识:“盆罐翻倒、积水清零,蚊虫就少了‘产房’。”围观的大妈们笑成一片,纷纷回家端来花盆、水桶。方凤敏和志愿者一一接过,倒掉积水、贴上红色“已清理”标签。不到半小时,周围就整齐码起两排“倒立”的盆罐,像一支列队敬礼的士兵方阵。

在清溪转运站,家宝园林项目的党员陈宇戴着厚胶手套,把刚从街头收来的废旧轮胎挨个码放。轮胎重,他干脆单膝跪地,双手抱住胎壁猛一用力——“哗”,一股浑浊积水泼在地面,几只蚊蛹随之滚落。“少一毫升积水,就少一分传播风险。”他喘着粗气,把空轮胎立起,顺手用粉笔在胎侧画了个大大的“√”。

下一步,家宝园林将深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理念,建立“日巡查、周复盘、月评估”长效机制,动态调整防控措施;同步推出线上线下“蚊媒防控小课堂”,引导居民养成“翻盆倒罐、清除积水”的卫生习惯,营造“全民参与、共防共治”良好氛围。

文字:尹金钟 图片:通讯员供图  编辑: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