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积水灭蚊虫 共筑健康家园|一线见闻:正阳社工党支部多管齐下,织密蚊媒“防控网”
东莞+ 2025-08-01 20:44:19

炎炎夏日,东莞的清晨已带着燥热。石碣镇横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门口,几名身着红马甲的社工正麻利地分装宣传资料和防控工具,他们胸前的党员徽章在晨光下格外醒目。

“今天要重点覆盖市场商户和周边居民,把防蚊知识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正阳社工党支部党员李姐一边清点物资,一边向志愿者们叮嘱注意事项。这是东莞正阳社工党支部开展蚊媒传染病防控专项行动的寻常一天,却藏着无数温暖而坚定的瞬间。

7月31日上午8点,横滘村市场已是人声鼎沸。社工们分成三组,带着宣传单、示意图和驱蚊工具穿梭在摊位之间。“阿叔,您这花盆底下的积水可得及时清掉,蚊子最喜欢在这儿产卵。”党员社工小王蹲在一位卖花草的摊主面前,指着宣传单上的示意图耐心讲解。摊主陈叔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怪不得最近蚊子多,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这就去清理。”说完便拿起水桶动手清淤,社工们见状也上前搭把手,很快将摊位周围的积水死角清理干净。

在蔬菜区,社工们正给挑选蔬菜的阿姨们分发宣传折页。“阿姨,登革热是通过蚊子传播的,家里要经常翻盆倒罐,别让积水成了蚊子的温床。”社工小林的声音温和亲切,把专业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家常话。

72岁的张阿姨认真地把折页塞进菜篮:“你们说得太及时了,昨天邻居还说被蚊子咬了起红点,我回去就给他也讲讲。”市场里此起彼伏的叮嘱声、询问声,与商贩的叫卖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最生动的防控课堂。

摊位角落、垃圾桶旁、排水渠边,这些容易被忽略的“蚊虫温床”是社工们的重点排查对象。在一家杂货店后门,社工发现堆放的空酒瓶里积了不少雨水,瓶壁上已能看到细小的蚊虫幼虫。“老板,这些空瓶得倒过来放,或者及时处理掉,不然很快就会滋生蚊子。”社工小李一边帮忙倾倒积水,一边向店主讲解危害。店主黄先生不好意思地说:“平时忙起来真没注意这些细节,多亏你们提醒,这就整改。”

市场中央的临时宣传点前,几块“清除积水、防蚊灭蚊”的展板前围满了居民。社工们结合展板内容,用身边案例讲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防控要点。“有一年我邻居得了登革热,又发烧又关节痛,原来都是蚊子惹的祸。”一位居民的分享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防控的重要性。社工们趁机发放灭蚊片和防蚊手册,现场演示如何正确使用驱蚊液,原本陌生的防控知识,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互动中变成了人人能懂的生活常识。

夕阳西下,市场渐渐安静下来。社工们收拾资料时,发现不少摊主已经主动清理了摊位周边的积水,还有居民拿着宣传页互相交流防控经验。“虽然脚磨出了水泡,嗓子也哑了,但看到大家都行动起来,就觉得特别值。”正阳社工组织负责人蒋德辉揉着酸胀的腿笑道。晚风拂过市场,带着饭菜的香气和淡淡的消毒水味,那是烟火气与守护力量交织的味道。

从晨光熹微到夕阳西沉,东莞正阳社工党支部的党员和社工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耐心架起健康防护的桥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控战中,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行动的践行者,更是群众的贴心人。正如社工林叔所说:“守护群众健康,就是我们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这道由“党员社工+一线社工+志愿者”织就的防控网,正在东莞的大街小巷不断延伸,为市民的夏日健康筑起最坚实的屏障。

文字:王骁 图片:通讯员:蒋德辉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