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惠州经济运行数据近日出炉,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0.06亿元,同比增长5.1%。惠州所辖7个县(区)表现如何?
记者获悉,7个县(区)上半年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其中,3个县(区)的GDP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6个县(区)的GDP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4.2%)。从数据看,工业成为县(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支撑作用明显。
3个县(区)GDP增速超过6.5%
近日,《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公布,博罗县以全国第65位的排名,再次上榜2025赛迪百强县榜单,排名比上一年度前进1位。
上半年博罗GDP为433.75亿元,增长7.2%,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博罗是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重要组成区域,在引领区加快建设的拉动下,博罗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扩大投资是博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筑业形成了有力支撑。上半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长58%,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6.2%,拉动GDP增长1.41个百分点。博罗加快项目建设,实时跟踪重大项目建设投资情况,强化项目跟踪指导,确保项目尽早出成效。
龙门县也是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重要组成区域,引领区建设同样为龙门经济发展带来拉动作用。上半年龙门GDP为97.61亿元,增长6.6%,全市排名并列第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龙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91亿元,增长16.7%,增速全市第一,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5.33亿元,增长65.6%,增速全市第一。龙门坚持项目为王,强化各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动工建设。
近日,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出炉,惠州共有TCL科技、TCL实业、亿纬锂能、德赛西威等4家企业入选,全部来自仲恺高新区,这正是“仲恺智造”热潮涌动、活力十足的生动注脚。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仲恺是惠州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上半年,仲恺GDP为514.29亿元,同比增长6.6%,全市排名并列第二。
今年以来,惠城区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消费、稳投资,上半年全区GDP为571.8亿元,增长5.1%。惠城区作为惠州市中心城区,服务业发挥增长主动力作用,上半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其中全区规上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增长19%。
跻身2025赛迪百强县的惠东县,交出经济稳中有进的答卷。上半年惠东GDP实现373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大项目大平台支撑作用持续凸显,太平岭核电一期1号机组即将投产、二期3号机组全面开工;上半年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新动工项目5宗,惠东产业园区新开工项目6宗等。
惠阳区上半年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推进,上半年GDP实现410.1亿元,增长4.3%。该区提出要以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聚力攻坚重大项目、精准服务市场主体等,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毗邻深圳的惠阳,还将探索与深圳联手打造深惠产业深度合作单元等。
今年以来,大亚湾开发区积极应对石化项目停产检修、原油及化工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等冲击影响,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全力以赴稳产能、扩投资,交出一份来之不易的答卷。上半年,全区GDP为509.6亿元,增长2.6%。
6个县(区)规上工业增加值两位数增长
上半年,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成为惠州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上半年惠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保持两位数增长。当前,惠州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坚定走产业集群发展路子,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持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从7县(区)情况看,有6个县(区)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惠阳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实施区领导挂点服务重点企业和规上工业企业网格化服务机制,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增长10.5%、14.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0.3%和56.8%。
今年以来,仲恺高新区夯实工业底盘,不断推政策、搭平台、优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上半年全区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339.55亿元,同比增长14%。
上半年龙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5.93亿元,增长8.8%;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46亿元,增长13.2%。该县结合自身实际,全力推动功能膜新材料产业链集聚发展,致力打造“湾区龙门·华南膜城”,力争建成全国首个功能膜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博罗县加快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深化“四个一”模式改革,持续推动产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力争博罗产业园区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00亿元以上。上半年,该县规上工业总产值951.42亿元,增长13.4%;规上工业增加值217.08亿元,增长12.9%。
惠东县工业“向新”步伐提速,加快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绿色智算等九大百亿级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增长核心引擎。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75.9亿元,增长13.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8%。
上半年惠城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2.4%和12.3%。值得一提的是,惠城高新区规上工业企业增加至338家,规上工业总产值298.51亿元,同比增长17.3%,创历史新高。
大亚湾开发区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该区全力稳住石化企业产能负荷,加快新兴产业园重点企业发展,保障企业生产要素,6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重点企业产值增长4.7%。
■观察眼
瞄准“千亿县区”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各县(区)实现较均衡发展,这是近年来惠州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明显成效。
今年上半年惠州各县(区)经济运行数据说明了这一点,3个县(区)的GDP增速超过6.5%,超过全市平均水平,6个县(区)的GDP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博罗和龙门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带动下,上半年GDP分别增长7.2%和6.6%。最近出炉的2025年赛迪百强县榜单显示,博罗和惠东上榜。
上半年,惠城、仲恺和大亚湾这3个区的GDP总量均超过500亿元,这三个区也是惠州的“千亿县(区)”。去年GDP为952.24亿元的博罗,今年将全力冲刺“千亿县”。上半年博罗GDP增速全市第一,今年成为“千亿县”值得期待,届时有望成为全省首个“千亿县”。去年GDP总量超过800亿元的惠阳区和惠东县未来也将冲刺“千亿县(区)”。
瞄准“千亿县(区)”,要做强工业支撑。从上半年数据看,有6个县(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正是通过工业的强有力支撑,助力当地经济平稳发展。各县(区)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集中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瞄准“千亿县(区)”,要推动园区提质。工业园区是发展产业的平台载体。各县(区)要按照“四个一”模式,集中资源、集中精力建设七个千亿级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建设,提升园区现代化品质。
瞄准“千亿县(区)”,要抓住有利机遇。各县(区)在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紧紧抓住各种有利机遇,拓宽发展空间,打开增长新“蓝海”。比如博罗和龙门要高标准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惠阳要发挥好临深优势,惠东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大亚湾要加快打造石化产业高地等。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新格局下,必须只争朝夕、迅速行动,通过担当作为、实打实干,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