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秦和开设公益醒狮体验课道滘融媒供图
在道滘祥和醒狮队的训练场上,一个跃动的身影腾挪间虎虎生风,跳跃时身轻如燕,与狮尾的配合堪称天衣无缝——这个让围观者频频惊叹的身影,来自东莞轻工业学校高一学生秦和。作为队里唯一的女队员,她以汗水为墨、以坚持为笔,在醒狮这项传统技艺的画卷上,写下了属于00后的青春注脚。
客厅里的追梦人
“锣鼓声震耳时,狮子眨眼的瞬间,我就知道自己沦陷了。”回忆与醒狮的初遇,秦和眼中仍闪着初见时的光。初一那年一场偶然的醒狮表演,让她彻底迷上了这项融力量、技巧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技艺。
然而,当她鼓起勇气说出想学醒狮的念头时,迎来的却是一连串质疑:“女孩子舞狮像什么样子?”“狮头十几斤,你举得动吗?”这些带着性别偏见的声音,没能浇灭她心中的火焰,反而让她生出一股“偏要试试”的倔强。
没有专业场地,家里的客厅就成了她的训练场;没有指导老师,她就对着网上的教学视频一遍遍模仿、拆解动作。马步扎到双腿发麻,跳跃练到脚踝红肿,汗水浸透衣衫是家常便饭,但只要音乐响起,她便立刻满血复活。“既然喜欢,就不能半途而废。”这句朴实的话,成了她咬牙坚持的动力。
为了记录进步,也为了寻找同好,秦和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分享练习片段。镜头里,她略显青涩却格外认真的动作,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这些真实的画面,意外引起了道滘祥和醒狮队队长叶洪乐的注意。“她的动作还需打磨,但那份对醒狮的纯粹热爱,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叶洪乐被这个女孩的执着打动,主动联系并向她递出了橄榄枝。高一开始,秦和正式加入祥和醒狮队,终于踏上了专业训练的征途。
训练场的“拼命三娘”
“入队第一天我就告诉她,在这里没有‘女生’的特殊标签,只有‘醒狮人’的标准。”叶洪乐的话,恰恰说到了秦和的心坎里。队里的训练强度远超自学时的想象:扎马步要稳如磐石,跳跃要精准落地,狮头动作要与鼓点严丝合缝。但秦和从不喊苦,别人练两小时,她总能多留一小时加练,队友休息时,她还在对着镜子修正细节。
“她的坚持,连男队员都自愧不如。”叶洪乐赞许道。在学校醒狮社,秦和不仅是主力队员,还肩负着社团运营的重任。从制定训练计划到组织展演活动,她总能安排得井井有条。社团里,她与师兄小兴的配合更是默契十足——无论是高难度的后空翻,还是需要极致同步的造型动作,两人都能一气呵成,常常让围观的社员忍不住拍手叫好。
当同龄人忙着刷剧、逛街时,秦和的时间表永远被醒狮填满:下午放学后直奔学校醒狮社,周末和假期就泡在祥和醒狮队的训练场。“练狮的时候,我感觉全身的细胞都在燃烧。”这份近乎痴迷的投入,让她的技艺突飞猛进。
如今,秦和的名字在东莞、深圳的醒狮圈小有名气,不少企业慕名邀请她商演。“每次上台,看到观众从‘女生也能舞狮?’的惊讶,到动作完成后全场沸腾的掌声,那种被认可的感觉,比任何奖励都珍贵。”她笑着说,眼底是藏不住的自豪。
暑期课堂里的非遗使者
道滘镇的非遗文化土壤向来深厚,祥和醒狮队、和义堂、道川等队伍扎根于此,“龙腾济川醒狮贺岁”巡游更是让“全民舞狮”成为当地一景。今年暑期,秦和主动接过公益培训的接力棒,为数十名青少年开设了为期一个月的醒狮体验课。
“很多女生会担心自己力量不够,但醒狮不仅需要力量,更需要柔韧性和节奏感,这恰恰是女生的优势。”课堂上,她耐心纠正动作,更注重帮女学员打破心理壁垒。在她的感染下,孩子们练得格外投入,不少家长感叹:“原来醒狮可以这么有感染力,孩子回家还缠着要练马步呢!”
叶洪乐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小和的加入,给队里带来了新活力。她用行动证明,醒狮从来不是性别选择题,而是热爱与毅力的证明题。”
谈及未来,秦和有着清晰的规划:“家里经营出租屋,接触的人多,或许以后会像叶队一样,成立自己的醒狮队。”被问及“会不会担心镇不住场子”,她眼里闪着自信的光:“我爸是退役军人,他总说‘练醒狮和当兵一样,靠的是一股子不服输的劲’。有他撑腰,我什么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