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线上“法律”陷阱 广发银行东莞分行成功堵截“遗产纠纷”骗局
东莞+ 2025-08-01 15:38:24

在当前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形势下,广发银行东莞分行始终牢记金融为民初心,全面践行社会责任,以高度的警觉性和专业素养筑牢反诈防线。近日,广发银行东莞分行成功拦截一起线上“法律”陷阱骗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守住群众钱袋子”的使命担当。

“无需材料即可立案追讨,补足8000元服务费马上启动程序为您解决‘财产纠纷’困扰!”7月9日15时许,65岁退休人员萧阿姨手持《委托服务协议》,拖着行李箱冲入广发银行东莞麻涌支行营业厅,她反复查看手机,要求立即办理8000元转账。

这一异常举动立刻引起支行服务经理的警觉,一经询问,萧阿姨情绪激动地叙述:家人身故,遗产遭胞弟侵吞,通过微信结识“线上律师”,对方承诺只需交付服务费即可马上处理,成功率极大!”

支行服务经理敏锐捕捉异常,立即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协议签署方“湖南某法律咨询有限公司”资料,系统显示该企业2025年3月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同时,该企业提供的“办公场所照片”背景虚化严重,工位电脑屏幕显示内容完全重复,疑似AI合成图像。更可疑的是,协议中约定“全流程线上办理”“无需见面举证”等条款,与正规法律程序严重背离。

“胡说!你们是在阻碍我维权!”面对支行工作人员的劝阻,萧女士情绪激动,并展示微信聊天记录中对方发送的“逾期缴费视为自动撤案”威胁信息。

紧急情况下,支行立即启动警银联防机制,反诈民警5分钟内抵达现场。经核验,对方提供的律师执业证编号与司法部数据库信息不符,所谓“立案通知书”系PS伪造。该诈骗团伙专门针对城市中的空巢老人,利用家庭矛盾实施定向诈骗。面对事实真相,萧阿姨终于认清了骗子真面目,停止了转账。

此次成功堵截诈骗,是广发银行东莞分行常态化开展反诈培训、深化警银联防机制的生动实践。未来,广发银行东莞分行将继续秉持“金融为民”理念,通过科技赋能风险监测、深化公众宣传教育等方式,全力将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扎得更紧、护得更牢!

附:广发银行东莞分行金融教育知识普及

【诈骗手法拆解】

虚构纠纷场景:以“遗产争议”等家庭矛盾为切入点,利用老年人信息辨别力弱、维权心切的心理实施诱导。

伪造专业身份:冒充线上律师或法律机构,提供虚假协议、合成办公照片伪装可信度。

小额费用试水:先以“发函费”等小额支出降低警惕,再逐步索要高额服务费。

利用信息差:刻意选择经营异常的空壳公司,规避线下核查风险。

【风险提示】

核实机构资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公司经营状态,警惕经营异常、注册时间短的机构。

警惕“线上代办”陷阱:正规法律程序需线下材料审核与面谈,凡要求仅通过网络沟通、催促转账的均为高风险信号。

慎付“前置费用”:律师服务费通常按阶段收取,若对方要求“提前支付全额服务费”或附加“发函费”“保证金”,应立即终止交易。

遇事多方求证:涉及财产纠纷时,优先咨询本地司法机关、律所或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勿轻信网络“捷径”。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