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大岭山镇中心小学 纪梦西《于东纵文物间,触摸抗战温度》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8-01 01:26:54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战争的碎屑沉淀其中,勾勒出国家的沧桑轮廓;文物则如河底的卵石,在时光的打磨下,承载着往昔的记忆。这个暑假,我踏入东纵博物馆,在文物间触摸到了抗战的温度。

踏入馆内,“东江铁流,南粤旌旗”八个大字映入眼帘,生动概括了东江纵队波澜壮阔的历史。随着脚步移动,我仿佛穿梭于历史的长廊,目睹了东江纵队的发展轨迹。在国家危难之际,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诞生,星星之火就此点燃;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正式成立后,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在华南大地上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

馆内陈列的文物,每一件都诉说着沉甸甸的故事。东纵战士卢锋家属捐赠的日军三八式步枪枪栓与防尘盖,见证了那艰苦卓绝的战斗,也诉说着东纵战士的英勇无畏;刻在墙上的东江纵队之歌,唱出了东纵战士决不投降,誓死捍卫祖国的决心。这些文物是历史的亲历者,虽无声,却向我们倾诉着当年东纵英雄的热血与豪情。

参观时,老虎山五少年的事迹深深触动了我。1944年,东江纵队在东莞凤岗老虎山下与日军狭路相逢,少年班长黄友带领本班战士顽强阻击敌人,掩护主力撤退,五位战士壮烈牺牲。他们和我年龄相仿,本应在学堂读书、在父母身边撒娇,却因民族危难,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成为了无畏勇士。他们告别童年,用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为民族解放事业奉献一切。

一幅油画吸引了我的目光,画上东纵战士包围东莞厚街的伪军,发起进攻。他们虽背对着我,但那向前冲的姿势,让我感受到了坚定。民族存亡之际,有人贪生怕死,甘当伪军走狗;有人却殊死一搏,与敌人战斗到底。伪军的存在,是民族危亡时刻的耻辱印记,也展现了东江纵队在烽火中坚守的民族大义。正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东纵战士,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抗战胜利,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走出场馆,阳光洒在身上,我的心却仍沉浸在历史中。东纵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好好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东纵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东莞市大岭山镇中心小学 五年级 7班 纪梦西;指导老师:何侃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