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仲裁院荣膺“全国工作突出机构”称号
东莞+ 2025-07-31 19:36:49

近日,东莞迎来一项重量级国家级认可——东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被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授予“工作突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称号,跻身全国百家获此殊荣的优秀机构之列。

这份荣誉背后,是东莞对仲裁工作近乎严苛的自我要求:连续三年仲裁结案率须超98%,终结率超70%,更在党建引领、机制创新与裁审衔接等多维度交出优异答卷。其探索与实践不仅成为地方标杆,更被推举为全国典范。其工作亮点如下:

争议化解效能显著

2024年,东莞全市仲裁机构收案35684宗(10人以上集体争议计为1宗),较上年下降12.26%;立案受理32556宗,同比下降13.25%。在争议数量有效控制的同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连续保持100%,累计结案率高达98.04%,高效与公正在此清晰可见。

创新机制,源头治理

东莞仲裁院深谙治本之道,着力推动“欠薪不仲裁”。首创劳资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支付、早化解”全链条“四早”机制,力求将欠薪隐患化解于萌芽状态。对于调解未果的工资争议案件,则启动“速裁庭”模式,实现快立快审速裁,大幅压缩劳动者维权周期。

优化衔接,提升质效

在省市统一部署下,东莞仲裁院深入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制定《东莞市欠薪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快速处理规程》,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工作指引,指导全市仲裁庭开通“绿色通道”。仲裁、监察、信访部门协同发力,显著提升案件处理效率。

普法服务,深度融合

仲裁院创新开展“观摩庭”活动,2024年共举办330场,覆盖2613家企业,其中重点企业1351家;全年开展劳动法宣贯344场。更在仲裁文书加印就业服务二维码,扭转劳动者“仲裁即失业”困境,促进仲裁劳动者新就业,每年服务超5万人,仲裁服务被赋予温暖人心的新内涵。

多元调解,前端发力

东莞构建起强大“3+3+N”劳动争议调解网络(覆盖市镇村三级;法院、三方四家、司法三支队伍;人社、工会、企联等多部门联动),充分调动超千名调解员积极性,引导劳资双方优先通过调解化解矛盾。全市铺开三方四家联调中心模式,2024年成功调解案件1098件,惠及1252人,涉案金额8803.6万元。

机制联动,深化协作

市仲裁院与两级法院自2018年起建立裁审衔接常态机制,联合发布案件强制执行指引及争议处理白皮书。市人社局与市检察院创新协作,印发劳动争议支持起诉协作机制意见,检察机关协助调取企业负责人信息、送达文书,为劳动者维权提供坚实检察支持。

一项国家级荣誉,是过往奋斗的勋章,更是未来征程的号角。东莞市仲裁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荣誉为新的起点,持续深耕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提升案件办理质效,为东莞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人事关系,贡献更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文字:王子玺 实习生 陈思羽 编辑: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