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环拥,巍然而立。在东宝河畔,硝烟已散尽,而将军山上的英气犹存。如今,当市民驻足于长安镇万和街11号,瞻仰那座庄严的将军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时,周围已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绿树成荫,山河如诗如画,昔日的枪林弹雨仿佛已成遥远的记忆。
这里曾是三打霄边战斗的主战场,如今硝烟散尽,唯见东宝河水潺潺流淌,将军山上松柏长青。84岁的蔡福华老人站在伏波将军庙前,指尖划过斑驳的石墙,仿佛触摸到了1944年那个烽火连天的春天。记者缓步环绕纪念碑,听老书记讲述东江纵队三打将军山的故事,重温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夜破将军山
东宝河蜿蜒流淌,连接着莞深两地,而霄边社区则是连通大岭山和阳台山两个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战略要地,并凭借将军山居高临下的险要地势而成为抗日战争敌我争夺的一个军事要地。广州沦陷之后,伪军三十师就在将军山驻扎了一一九团二营一个重机枪连,以将军庙为营房,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在将军山四周挖了环形堑壕,还外加铁丝网。同时还在周边的咸西、锦厦、乌沙、洪桥头布防兵力,与将军山这个中心据点形成呼应的军事态势。
“当时,日伪军布防在将军山这个据点,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险要的地势,一方面严重威胁着大岭山革命根据地的安全,另一方面就像一颗钉子卡在宝太线上,严重阻碍了大岭山与阳台山两个革命根据地的联系。”蔡福华回忆道,东江纵队一心拔掉伪军布防在将军山的据点。
1944年2月13日凌晨,东江纵队主力部队第五大队(称五虎队)奉总部命令攻打将军山,由黄辉中队执行主攻任务。黄辉率领中队到达霄边,悄悄向将军庙伪军营房摸去。为了转移庙前敌哨兵的注意力,部队抽出一小部分兵力从侧面发起佯攻,把敌哨兵吸引过去,担任突击任务的战士立即朝庙门冲去。战士们冒着弹雨奋不顾身地冲上去,像猛虎擒兽般腾身扑向敌哨兵。除掉敌哨兵后迅速冲到了庙门前。
这时,庙里的敌人在睡梦中被枪声惊醒,占据了庙门前的有利位置,依傍墙体作掩护,用机枪、冲锋枪疯狂向突击队战士猛射。其他战士被雨点般射过来的子弹压得抬不起头来,只好卧倒在地面隐蔽。
“如果这样拖延下去,天一亮,我们更暴露,攻山就更困难了,而且周边敌人的援兵很快就能赶到。”在这危急关头,黄辉中队长毫不犹豫,英勇果断地挥手高呼:“同志们,跟我冲!”隐蔽在庙前的两名战士一跃而起,一个箭步冲到庙门,端起冲锋枪向门侧阻击我军前进的敌人猛烈扫射,消灭了庙前的阻击之敌,占据了庙门两侧。
经过三十多分钟激战,缴获敌人马沁式重机枪两挺,轻机枪一挺,长短枪四十多支,俘虏三十多人。战斗一结束,于拂晓前,部队就撤离将军山,胜利回到长山口老区。
烽铸东宝河
伪军三十师不甘心失败,更不甘心放弃霄边这个军事战略要地。于是,在1944年5月又派八十八团一个主力营驻守将军山。第二次进攻发生在1944年6月5日,东江纵队总部命令第五大队和宝安大队再度攻打将军山。由五大队担任主攻,黄辉中队担任突击任务,宝安大队配合主攻,分别布防在东西两侧警戒。最后由于战前情报偏差,为保存实力无奈撤退。
当年10月,第三次攻打将军山,东江纵队主力部队第一支队奉总部命令,开赴霄边,攻打将军山。大兵压境,将军山守敌闻风丧胆,战斗还未打响就逃跑,我军随后追击,俘敌15人,收复将军山。敌人不甘心失败,不久,伪军麦浩部三百多人配合伪军45师一部卷土重来,进犯将军山,被我军击退。
经过“三打霄边”等一系列战斗,东莞抗日根据地军民打破了日伪军的“扫荡”和进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老区。这场战斗不仅是军民的合力抗战,更是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大革命时期,霄边社区成立了霄边农会,群众基础良好,为抗战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解放后,为了缅怀在霄边、在将军山牺牲的烈士,长安镇政府在将军山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和革命烈士纪念碑,让后人世世代代铭记他们的英名,缅怀他们的革命事迹,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把烈士们用鲜血夺回来的祖国江山建设得更美好。
如今,三打霄边战斗遗址的重要建筑——伏波将军庙,已成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庙前竖立着“霄边农会旧址”的石碑,见证着那段烽火岁月。东宝河畔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将军山上的红色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青山铸忠魂
岁月流转,烽火岁月已成历史,但将军山上的英气犹存。每当清明时节,来此祭扫的人群络绎不绝,蔡福华更是每年都会到场参与活动,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不断前行。
“参加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增强我们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也让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民兵,我们要以烈士们为榜样,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守护好这片红色热土。”将军山红色民兵分队代表麦梓铿说。
“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才得以让我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敢于迎接困难和挑战。”长安中天小学学生俞家琪说。
霄边社区工作人员蔡伟豪介绍,该社区充分利用将军山、霄边农会旧址等红色教育资源,通过参观革命旧址、聆听革命历史故事、祭扫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宣传。每年清明时节,社区关工委成员、学校师生都会前往将军山瞻仰祭扫,缅怀革命先烈。同时,社区还定期安排党员干部到红色旧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