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基孔肯雅热备受关注。
疾控中心专家提醒
基孔肯雅热预防关键是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传播。
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
蚊虫进入快速繁殖期,
如何有效防蚊?
出现哪些症状要及时就医?
网上五花八门的“天然驱蚊香囊”,
到底有没有用?
哪些时令药膳能帮助增强抵抗力?
近期各类驱蚊产品热销,
不少产品的包装有“微毒”“农药”字样,
可以放心使用吗?该怎么选?
防蚊工作迫在眉睫,
针对广大网友关注的这些热门问题,
有约君为你梳理了专家解答——
专家:基孔肯雅热有三大症状
需及时就医
得了基孔肯雅热会有什么症状?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解读:主要有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三大症状。
1.发热:一般会持续1~7天,伴有寒战、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
2.皮疹:多出现在发病后第2~5天,半数以上病例在躯干、四肢伸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数天后消退,可伴脱屑。
3.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远端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通常1~3周缓解,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
怀疑感染了基孔肯雅热该怎么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林炳亮指出:如果个人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1.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如果个人近期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者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可主动向接诊医生说明,对于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至关重要。
2.对症治疗为主,用药有讲究
治疗以退热、关节炎止痛、缓解皮疹瘙痒等支持、对症治疗为主,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儿童避免使用水杨酸类药物。如果病情需要,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居民应该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专家指出,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经伊蚊传播。伊蚊依靠在各类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产生幼虫。
疟蚊(左)、伊蚊(右上)、库蚊(右下)(图/中科院物理所)
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装纱窗、支蚊帐、长衣裤、驱蚊剂)。
运用中医传统智慧
可帮助驱蚊强身
除了清除积水、安装纱窗等措施,中医也有一些传统方法用于防蚊驱蚊,帮助增强抵抗力。
其中,中药驱蚊包就是一种便捷实用的手段,能帮助疏风清热,芳香辟邪,驱赶蚊虫。
中药驱蚊包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有相关记载。
这些药材之所以能驱蚊,是因为其含有大量挥发性芳香油,散发出蚊虫不喜欢的特殊气味。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这些挥发油还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能在空气中形成高浓度的小环境,达到隔离、抑菌的效果。
如何在家DIY驱蚊香囊?
不少网友在网上搜索“自制驱蚊香包”发现,配方五花八门,药材到底该怎么选?
理论上,含有丰富挥发性芳香油的药材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有的中药气味比较臭、比较冲,可能“蚊子还没熏死,人就已经受不了”。因此,香囊药材的选择是有一定讲究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推荐了一个经典配方:
制作方法:
取中药金银花、艾叶、紫苏叶、丁香、广藿香、薄荷、陈皮,各取适量(5~10克均可),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捣碎中药材,装入透气性好的香囊袋中即可。
注意事项:
禁止服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婴幼儿禁用;
对驱蚊香囊中药过敏者禁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专家介绍,针对有儿童的家庭,家长还可以参考以下配方:
制作方法:
取中药艾叶、丁香、石菖蒲、白芷、薄荷、藿香,每种3~5克,装入透气性好的香囊袋,能帮助醒神益智、健脾和胃,尤其适合在儿童房间悬挂使用。
注意事项:
此驱蚊包适合儿童使用,但孕妇和有哮喘病史者需慎用;
如接触皮肤出现红疹、瘙痒等过敏现象,应立即停用;
不可内服。
驱蚊香囊怎么使用效果更好?
①驱蚊包应悬挂在通风处
尽量悬挂在通风处,窗边、门口、床头等位置,但要注意最好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②留出口让蚊虫逃离
使用驱蚊包时,建议关闭门窗一段时间后,打开出口让蚊虫飞走。车内也可放置,关闭门窗一段时间后打开车窗,蚊虫便会自行飞离。
③驱蚊包的扩散范围、时间有限。
中药香囊驱蚊范围有限,放在身边驱蚊效果更好。香包的有效时长约2~4周,当中药没有味道后即可重新装填。
“懒人”朋友们还可以咨询就近医院的中医科,了解是否可购入制作好的驱蚊包。
除了中药香包,还可通过自制中药喷剂、摆“驱蚊绿植”来帮助驱蚊。
此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全科医学科(中医经典科)主任黄平东主任中医师、王向培主治中医师提醒:夏季湿热易伤脾胃,体质虚弱更易感染病毒,中医调理以“清热、祛湿、健脾”为主,可选用薏米、赤小豆、莲子等清热祛湿的食材,同时适当运动,保持室内干燥通风。
推荐四款养生药膳:
苦瓜绿豆瘦肉汤:苦瓜清热解毒,绿豆利湿,瘦肉补益,适合暑热天气饮用。
荷叶茯苓粥:荷叶清暑利湿,茯苓健脾,煮粥食用可调理脾胃,预防湿热郁结。
金银花露:金银花蒸馏成露,清凉解暑,适合户外工作或旅行时饮用。
赤小豆冬瓜汤:利水消肿,适合关节不适者,预防症状加重。
市面上驱蚊产品众多
哪种最高效实用?
近期各种驱蚊产品也在热销中,然而不少消费者反映,有的产品用了依然招蚊子咬;也有人发现不少驱蚊产品都带有“微毒”“农药”的标识,担心对人体有害……
驱蚊方法这么多,到底哪些最实用?
要点一:首选物理驱蚊法
尤其对于孕妇及六个月以下的婴儿宝宝来说,更推荐安全的物理防蚊方法,包括:
减少皮肤暴露。尤其是在野外时,尽量穿上长衣长裤,避免在没有防护的时候到水塘边、草地或树木茂盛的地方。
及时清除家中的积水。特别关注浴室、下水道、花盆底部和各种瓶罐,让蚊子无处滋生。
物理隔绝蚊子。家里的纱窗要关好,睡觉的时候挂上蚊帐,平时用好电蚊拍。
要点二:
选择适合的化学驱蚊手段
化学防护有杀虫剂、电蚊香、驱蚊液等,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驱蚊液。
选购驱蚊产品时,要认清标识,最关键的就是“三证”——农药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号。
这代表驱蚊产品是有质量保证的,并且对人类的危害刺激是在安全值范围内,正常使用不会危害健康。
(某品牌驱蚊液示意图/健康有约)
如果产品生产许可证为“妆”字号(常见普通花露水),则说明其属于化妆品类,不具备驱蚊功效。
市面上还有一些“驱蚊产品”号称“纯天然”“植物萃取”的,也要注意,未必就是安全的。按照规定,具备防蚊驱蚊功能产品都应按农药进行管理,因此同样要留意是否有“三证”。
另外,选购驱蚊喷雾、驱蚊液时,可认准以下4种驱蚊成分:
避蚊胺(DEET)
派卡瑞丁(Picaridin)
驱蚊酯(IR3535 / 伊默宁)
柠檬桉叶油
(某品牌驱蚊液示意图/健康有约)
注意:
①幼儿、孕妇如要使用驱蚊液时,建议选用专用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2月龄以下最好别用化学成分驱蚊产品;3岁以下禁用柠檬桉叶油。
②使用驱蚊产品时,要避免将其喷洒在伤口、眼睛、嘴巴等黏膜部位,也不要过量使用,同时避免误食。
③认清驱蚊产品的有效期和保护力,注意补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