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文采|东莞市南城阳光实验中学 温棋焯《读《朝花夕拾》有感》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7-30 16:01:01
初读《朝花夕拾》,本以为是本轻快的童年回忆录,翻完最后一页才发现,鲁迅先生的笔尖藏着比月光更沉的东西——那是旧时光里的温度,也是穿透岁月的思考。
百草园的桑葚与蟋蟀,三味书屋的戒尺和背书声,这些细碎的童年光景总让我想起自己的周末。先生笔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的排比,像极了我写周记时总爱堆砌的自然描写,只是他的文字里藏着更细腻的观察: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这种比喻让我忽然明白,写作的秘诀从不是华丽辞藻,而是对生活的真诚凝视。
比起百草园的烂漫,《藤野先生》里的细节更让我心头一震。当鲁迅先生因匿名信事件看清国人的麻木,毅然弃医从文时,我忽然想起新闻里那些为弱者发声的记者。先生说“救救孩子”,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这样的勇气——就像我看时政新闻时,总忍不住在笔记本上写下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原来这颗关注世界的种子,先生早已在文字里播下。
最意外的是《二十四孝图》,先生对封建礼教的尖锐批判,让我想起历史课上学过的旧中国。那些“卧冰求鲤”的荒诞故事,恰如现在某些过时的偏见,需要我们用清醒的头脑去分辨。这让我懂得,关注时政不只是看新闻,更要像先生那样,带着独立思考去剖析世界。
合上书,窗外的蝉鸣忽然变得清晰。《朝花夕拾》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先生的赤子之心,也照见了我自己:原来热爱写作,不仅是记录生活的美好,更要像先生那样,用文字传递温度与力量;关注时政,也不只是旁观世界,而是要在时代浪潮里,守住那份对真善美的执着。
这或许就是经典的力量——它从不说教,却在字里行间告诉我们:如何带着热忱看生活,带着清醒看世界。
作者:东莞市南城阳光实验中学 初一 1班 温棋焯;指导老师: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