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兵时事 | “光明快递”越天山三年送出634份希望
东莞+ 2025-07-30 08:56:13

77岁的依明古松汗·赛买提被自己的家人簇拥着,听见孙女在一旁雀跃地问她:“奶奶,你可以看到我吗?”这位被白内障困扰多年的老人,脸上泛起笑意,伸出双手捏了捏娃娃肉乎的小脸。

27岁的买合甫拉·肉苏是病房里为数不多的年轻面孔,当纱布被揭开的那一刻,随着遮住光明的那层迷雾被拨开,他清楚地看见了妻子怀中的孩子正冲着他笑意盈盈。

……

这些动人的场景,是记者连续四天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眼科住院部的病房里,刻入眼中,又在内心翻起无数浪花的共情瞬间。每一次纱布揭开时的屏息,每一声“看见了”的哽咽,都是这份“光明快递”被签收时,最动人的回执。

跨越山海的三年之约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因常年较长的日照时间,加上紫外线辐射强烈,各族职工群众的眼球晶状体长期受氧化损伤,导致白内障发病率相对较高。

眼疾就像层磨砂玻璃,模糊了日子,也困住了希望。

如何破题?这份转机,出现在2023年的夏天,广东援疆跨越千山万水,带着“三年之约”的郑重承诺来到这里。

由广东援疆实施的“粤新光明行”白内障筛查防治项目,在喀什地区疏附县、伽师县、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县及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等地开展白内障筛查,每年为受援地1000名符合手术指征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同步为受援地带教培养一批眼科医疗骨干,提升受援地眼科疾病防治水平。

因此,在广东援疆每年30万元专项资金的支持下,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每年都会有不少于200例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它就像一张足额支付的邮票,让“光明快递”稳稳地送到每个需要的人手中。

634份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2024年5月的一天,买合木江·艾力在地里干活时,发现自己的右眼视力突然变得模糊,视线里的世界就像被泼了墨,最后连眼前的草叶都分不清了,“家里的农活全靠我一个人,眼睛看不见了,这可怎么办?”

幸运的是,他很快得知今年的“粤新光明行”马上就要到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开展手术,这个项目为他带来了重见光明的希望。

“去医院的路上,连吹过来的风都带着花香。”今年6月,买合木江·艾力收到了医院的电话。经过筛查和评估,买合木江·艾力符合手术指征,很快就被通知入院准备白内障手术。

术后,他的视力从0.1恢复到了1.0,当他缓缓睁开眼睛,眼前的世界再次变得清晰。他激动地握住医生的手,连声感谢:“我看到了,我看到了,谢谢医生!”

“粤新光明行”的到来,不仅治好了许多人的白内障,更播撒着技术传承的火种。据了解,医院每年都会选派1至2名眼科医护人员赴东莞爱尔眼科医院跟岗学习,两地通过“莞图眼科专科联盟”开展线上授课、技能训练、远程会诊等培训。

对二次援疆的刘辉焜来说,他比任何人都懂这份传承的分量。这些跨越山海的“光明快递”,投递出去的是光明,种下的是能让自己发光的种子。

自2023年8月“粤新光明行”项目启动以来,至今共成功完成634例手术,这些来自远方的“光明快递”投递单变得日渐厚实。

在刘辉焜看来,比起治好眼疾,更重要的是改变观念。而这,或许就是“粤新光明行”最深远的意义——不仅是要治愈眼前的疾病,更要让大家树立对未来生活的信念,像沙漠里的胡杨,扎下根去,守着岁月,迎着光亮。

文字:三师融媒记者 黄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