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跨越千里的艺术对话!“印象内蒙古·浩瀚的地平线”长海作品展在岭南美术馆展出
东莞+ 2025-07-29 14:50:26

7月29日,“印象内蒙古·浩瀚的地平线”——长海作品展(全国巡展·东莞站)在岭南美术馆亮相,并于同期推出“流光骏彩”——长海水彩示范体验课堂,带领市民朋友们于水彩世界中触摸北疆的浩瀚,近距离感受草原艺术的生命力。

内蒙古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人文历史积淀丰厚,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升华,形成了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北疆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内蒙古艺术创作也由此形成了本真、质朴、厚重的独特风格。本次展览的艺术家长海,他的艺术创作灵感就来源于他生活成长、无限依恋的故乡——内蒙古草原,其作品一直围绕蒙古马和北疆大地丰富多彩的风物故事,且不局限于创作形式的多元探索,通过情感和思绪的碰撞交流,不断拓展着更加多元广阔的艺术视野与美学观念。

在课堂活动现场,长海亲笔示范,不仅细致展示了骏马题材的创作全过程,更以一抹独特的“内蒙古之绿”赋予笔下的骏马深刻的地域文化内涵,为现场艺术爱好者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思想的双重盛宴。观众在课堂上领略了如何捕捉和表现骏马形神兼备的艺术技巧,通过那匹充满寓意的“绿色骏马”,对内蒙古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精神内核有了更形象、更深刻的感知。

课堂亲笔示范的墨香未散,长海随即带领意犹未尽的观众们步入了“‘印象内蒙古·浩瀚的地平线’——长海作品展”展览现场。他化身导览者,结合展厅中陈列的多幅以草原文化、骏马精神为主题的作品,深度解读其创作背后的故事、技法运用以及蕴含的情感与思考。导览过程中,观众们踊跃提问,与长海就艺术表现手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坚认为,长海的水彩艺术对马的表述极具个性和心性自由的特征,这种特征与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的实践既保持着生存上的距离,又有着精神上的高度默契,精神自由和现实功利的角逐成为一个共同的主题。

纵观长海自2005年至今的水彩画作品,不难看出他在绘画语言上不断修缮。长海在语言模式上不断翻新与演进,体现出对外部物欲世界的挣扎和自我内心突围,而他用个性语汇的日臻成熟完成了自我救赎和心灵净化。对绘画语言的新尝试和对已有规范的新突破,几乎成了长海亟待挣脱的桎梏,而身居内蒙古草原的他算是特立独行的“另类”,始终沉浸于那浩瀚的地平线之间,持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清寂。克什克腾的写生系列、听风者系列、情侣系列、牧马人系列、野马系列、兄弟系列等,在这一系列的作品中,长海从绘画技法及题材选择上都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

本次展览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内蒙古艺术学院主办,岭南美术馆、内蒙古美术馆、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创作与实践中心、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承办。展览在岭南美术馆负一层综合展厅B1展出,展期至8月14日。

作者简介

长海,蒙古族,1972 年生于内蒙古通辽市,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主任,内蒙古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人社部西部少数民族特殊人才培养项目学者,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小幅水彩展,第十二届全国水彩粉画展,首届全国水彩风景展、时代群像全国水彩人物展、第三届全国水粉画大展、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等众多重要展览评委。

长海分别获第十一、第十三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创作“萨日娜奖”,“内蒙古美术奖”,第五届全国青年美展优秀奖,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美展 银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作品展,首届全国水粉画大展优秀奖,作品曾参加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三届全国水彩粉画展,第七,第九届全国体育美展,中国水彩人物展,时代群像全国水彩人物展、第二届全国小幅水彩展,第二届,第三届深圳国际水彩双年展,中国美协水彩艺委会 2015 年度画家题名展等众多国家级展览,202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浩瀚的地平线—长海作品展”。

部分作品欣赏

文字:戴浩光 图片:戴浩光 视频:戴浩光 编辑:戴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