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官方带娃”全面开花 孩子们乐享缤纷假期
东莞+-厚街视窗 2025-07-29 10:26:19

■孩子们亲手制作特色工艺品 谢超均 摄

连日来,厚街镇各类暑期公益培训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孩子们沉浸在学习与游戏的乐趣中,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体育课堂活力四射

上午9点半,笔者在厚街体育训练馆看到,参加篮球公益培训的小学员们已完成热身,排成队列准备进行运球训练。教练耐心讲解高低运球、变向等基础动作要领,并逐一示范。小学员们神情专注,认真模仿练习,篮球击地的“砰砰”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活力。

来自竹溪小学的王婧雯已是篮球公益班的“老学员”了。“我非常喜欢打篮球,已经坚持三年了。在这里我学到了更专业的投篮技巧。”她说,参加培训不仅增强了体质,还结识了许多朋友,“每次上课都充满期待,非常开心”。

除了篮球,游泳、跆拳道、网球等公益体育课程也在厚街各场馆同步开展。在龙阁山公园网球场,小学员们认真聆听教练讲解规则和基础动作,随后投入实践,从步伐到挥拍,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掌握了要领。

■学校暑期托管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谢超均 摄

文化课堂趣味盎然

文化类公益课程同样如火如荼。“咱俩给大家说一段反正话你行吗?什么叫反正话呢?打个比方说吧……”在东莞市文化馆厚街分馆曲艺室,少儿曲艺课气氛热烈。两名学员被老师邀请上台表演传统相声段子《反正话》,绘声绘色的表演引得台下观众全神贯注,表演结束后,教室里响起阵阵掌声。

首次参加曲艺课的学员胡瑾兴奋地说:“我很喜欢曲艺课,老师讲课特别有趣,还能学到幼儿园里没有的知识。上了几节课后,我感觉自己胆子变大了,敢在大家面前表演了!”

当天上午同步进行的文化类公益课程还有中外儿童动画电影赏析、非遗手工以及少儿街舞。赏析课上,老师引导孩子们品鉴经典动画片段,解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叙事与艺术风格;非遗手工课堂则聚焦传统技法,指导孩子们亲手制作特色工艺品;少儿街舞班则教授基础步伐与节奏律动,帮助孩子们提升身体协调性与表现力……孩子们沉浸其中,尽情感受着艺术的魅力。

据悉,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厚街镇精心打造了“官方带娃”系列活动。暑假期间,百余项公益培训课程与特色实践活动陆续推出,为本地青少年及“小候鸟”们送上丰盛的“文体大餐”。课程涵盖声乐、朗诵、戏剧、美术等文艺培训,搏击、足球、少儿体适能等体育项目,以及手工体验、绘本阅读等趣味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成长,度过一个充实有趣的夏天。(余凯琪)

厚街各校托管课程丰富多彩

正值暑假,厚街各校开启“官方带娃”模式,托管课程丰富多样,深受学生喜爱。

托管课程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

上午9点,在竹溪小学的教室里气氛热烈。科学教师何智敏正指导学生组装“幸运转盘”。学生们边听讲解边动手操作,不一会儿,一个个色彩缤纷的转盘便制作完成。

“这是‘科学小制作’课程,基于STEAM教育理念设计,旨在激发科学兴趣、拓展知识,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何老师介绍道,“每节课都有不同主题的小制作,学生们在‘学中做、做中学’。课程很受欢迎,孩子们下课后时常会追问明天做什么?”

与此同时,不同教室里的特色课程也在生动“上演”:装饰画与折纸课上,孩子们尽情挥洒想象力;绿茵场上,小球员们追逐着足球;电脑室里,键盘敲击声编织着编程的“密码”;语言课堂上,孩子们快乐地播撒语言的种子;音乐教室中,悠扬的笛声承载着清亮的音乐梦想……竹溪小学二年级学生郭健航兴奋地分享:“这个暑假我学会了折纸、画画、说英语、编程,还交到了新朋友,大家一起上课玩耍,特别开心!”

据了解,竹溪小学充分挖掘本校留校教师的特长资源,课程设置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涵盖科学制作、音乐、体育、编程启蒙等多个领域,努力践行“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暑期获得成长”的理念。

竹溪小学副校长陈彩凤介绍,该校暑期托管服务已连续开展四年。今年托管面向具有本市学籍的小学生,同时也为暑期来莞探亲的“小候鸟”提供服务,并允许依据就近原则跨镇跨校报名。“托管时间为7月7日至8月15日,分三期进行。首期开设了6个特色班级、9门多元课程,吸引了230余名学生参与。目前第二、三期报名也已满额。”

“官方带娃”全面开花

今年暑期,除了竹溪小学,厚街道明外国语学校、厚街卓恩小学、厚街圣贤学校、厚街丰泰外国语学校、厚街军埔学校等5所学校也同步开展了小学生暑期托管工作。这一举措不仅点亮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有效解决了家长们的“看护难”问题。

在校园托管之外,厚街镇还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和亲子项目,涵盖体育、群众文化类公益培训班及亲子研学活动。从活力四射的羽毛球场到舞姿翩跹的训练室,从温馨的亲子阅读会到充满探索乐趣的自然之旅,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充实又快乐的假期时光。

文字:余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