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高三(12)班张嘉乐收到了今年最沉甸甸的快递——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
高考659分(物理类),其中语文133分、英语143分,她以“双高分”敲开中山大学计算机专业之门——“代码与诗,我都要写好”。
面对这份录取结果,张嘉乐难掩喜悦:“很高兴能在中山大学开启求学新旅程。”
语文是她所有学科里的“白月光”——把阅读写成书评,把文字炼成思维
在高考科目中,张嘉乐文理兼修,均衡发展彰显实力。“我最喜欢的科目是语文。”张嘉乐眼中闪烁着对文学的热爱,“它是一门有温度的学科,以文字承托起千百年的浪漫。”从“写鬼写妖高人一等”的深刻批判,到“性如白玉烧犹冷”的品格映照,语文在她心中早已超越了学科范畴,成为滋养思想与品格的沃土。
她的语文学习之道,在于“积累和滚动式复习”,以“韦编三绝的毅力与书读百遍的智慧”体悟文学真谛。这份坚持,让她在理科学习之余,始终保持着对文字的敏感度与鉴赏力。
133分的语文成绩凝结着她的汗水与智慧,更离不开师长的栽培。“语文老师黄群乐主任的耐心指导,是我取得佳绩的重要助力。”
张嘉乐酷爱阅读,且常写书评与同学交流。“阅读是培养文学素养的有效手段,是语文学习积累的必要。”她认为,拆解文章结构与内容的过程,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同学的交流则能碰撞出新的思考,完善认知。这种深度阅读的习惯,不仅丰富了她的精神世界,更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她的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
△语文老师与张嘉乐
英语143分,秘诀是“反着来”——先啃硬骨头,再回头秒杀“简单题”
相比语文的温润,张嘉乐的英语学习更像一场“逆行”。她跳过传统“由易到难”路线,直接上外刊、听BBC。
在英语学习上,张嘉乐分享了独特的“逆向突破法”:“在掌握一定基础后,不必由易至难层层进阶,由难转易地反向突破有时能大大提高效率。”她以阅读外刊为例,认为其难度适宜、话题广泛,能兼顾词汇拓展、语法学习与语境感知;听力训练也同理,选择较难材料反复听读,成效显著。
张嘉乐很感谢班主任兼英语老师朱丽敏。“老师给了我很多鼓励。学习的秘籍并不局限于技巧和方法,培养不畏难的心态也是其中重要一环。”
△班主任兼英语老师与张嘉乐
暑假“双线作战”——左手编程,右手大学英语
“难忘老师的轻语,敲醒我沉睡的心灵,难忘同学的欢笑,灿烂了我们共同仰望的星辉。”张嘉乐回顾高中三年,心怀感恩。
对于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张嘉乐已有明确规划:暑假初步学习编程,为专业课程打基础,并向大学英语学习过渡。
这位兼具理科思维与人文素养的少年,正带着高中三年沉淀的勇气与智慧,踌躇满志地迈向新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