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虎门外语学校读书时,曾有幸参观过威远古炮台遗址,惊叹于林则徐铜像在珠江入海口巍然矗立的剪影。”尹维东说,在“英雄之地”东莞读懂了“英雄”两个字的分量——危难间挺身而出,绝境中坚韧不拔。他赓续英雄气,立牢“报国之志”,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即将奔赴军旅新征程。
在高手如云的地方做“硬核男人”
在被问及报考军校的初心时,尹维东激昂陈词“从军报国是一个男子汉光荣的责任”。他说,军校的磨砺对他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不仅能锤炼意志、强健体魄,更能在保家卫国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价值,“既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又能实实在在为国家做贡献,何乐而不为?”
选择国防科技大学,源于尹维东对“顶尖”的向往。“国防科技大学是‘军中清华’,汇聚了全国各地最优秀的青年。”尹维东说,只有置身高手云集的环境才能更好地促使自己不断进步,和一群同样心怀家国的伙伴一起用知识和本领追赶顶尖,投身强军实践。
报考军校是对智力与体力的双重考核。“知道军校对视力有着严格的标准,高二时我就主动做了视力矫正手术。”穿上军装,首先要“目光如炬”。尹维东早就把身体素质锻炼当做“必修课”,除了视力,日常体能锻炼更是从未松懈,枯燥的体能锻炼,需要勇气与毅力。正是这些日复一日的坚持,让他在体检中各项指标都顺利过关。
在尹维东看来,课本之外的“探索力”是推动他不断突破的关键。“其实就是好奇心,保持对新事物新知识的追求促使我在学习上不畏困难,并能探索出与众不同的方法。”他认为人人都有这种探索未知的能力,“我们只需放开自我,勇于尝试新鲜事物,跳出舒适圈,最终就会发现自己的创造力。”
携笔从戎 坚定报国信念
家人的支持,是尹维东逐梦路上最坚实的后盾。备考期间,父母用细致入微的行动,为他扫清了不少障碍。“填报军校的资料又多又细,从政治考核表到成绩单,都是爸妈一点点核对、整理好的。”他记得体检和面试那天,父亲亲自送他去考点,候场时反复叮嘱“别紧张,正常发挥就好”。“他们很支持我的选择。”尹维东说,“他们认为能考上国防科大是我的荣幸也是家族的荣耀。在这个家庭看来,支持孩子的选择就是对‘家国情怀’最朴素的践行,意志与责任代代相传。”
谈到那些同样怀揣“携笔从戎”从军报国梦的学弟学妹。“我非常支持这种坚定的报国信念。但这条路,首先要准备好吃苦——就像虎门的先辈们守炮台时,顶过风雨、耐过孤寂,才能守住防线,不过这份苦是值得的。”尹维东说,军校的磨砺注定不会轻松,既要扛住高强度的训练,也要坐得住冷板凳钻研学问,“耐得住寂寞,才能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把‘报国’两个字从口号变成实力。保持这份坚定的信念,把课本知识学扎实,把身体练强壮,等你们带着梦想走来时,我在国防科大与你们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