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逐童梦,花开向未来。广东省第十三届少儿艺术花会在东莞火热进行中。7月25日晚,本届花会舞蹈专场(一)决赛在东莞市文化馆星剧场举行。15件作品,轮番登场,以多元主题与灵动舞姿,编织出一幅关于成长、人文、生态与时代的多彩画卷。

从童真童趣到生态价值,从文化根脉到时代精神,作品各有侧重,却又共同展现少年儿童对世界的感知与表达。
以舞为镜,照见成长



群舞《齿齿呀呀》以“小牙齿”的灵动舞姿,将“拒绝甜食、保护牙齿”的健康习惯化为童趣场景,让教育如春雨般潜入心田;少儿舞蹈《芽儿》通过演绎不同种子向上生长的独特韵律,生动诠释“成长不必比较”的理念——只要保持自己的节奏,每个孩子都将绽放独特精彩;群舞《看见光》以“追光”为意象,描摹青春路上的跌撞与坚定,告诉孩子们“心中有光,便不惧风雨”。
这些作品聚焦少儿成长中的认知启蒙与生命感悟,从儿童视角切入,让成长的道理不再说教,而是化作可感可知的肢体语言。
传统为骨,现代为魂



少儿舞蹈《超级鸳鸯狮》让南雄非遗鸳鸯狮“闯入”超级马里奥游戏,通过街舞与传统狮舞的融合,既展现“以和为贵”的文化精髓,又体现新时代孩童的创新巧思;群舞《飞扬·飞扬》借蝴蝶破茧诠释生命蜕变,展现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超越自我的精神,传递黎族“万物有灵”的哲学;群舞《风马少年》里藏族青少年的阳光舞步,既是民族风采,更是新时代少年蓬勃向上的缩影。
当传统文化遇上新时代少年,碰撞出奇妙的艺术火花。这些作品深植传统文化土壤,又注入全新时代活力,让人耳目一新。
万物为邻,共生为诗





群舞《青山绿葵》以江门新会葵林湿地为背景,从“绿葵似海”到“葵林被毁”再到“残根新生”,用舞蹈讲述生态破与立的轮回,暗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少儿群舞《獴獴热土》以童趣肢体语言还原荒漠狐族群的自然野性活力,传递“守望相助”的生存智慧;群舞《守护春芽》以儿童呵护树苗的视角,将“护苗”行动与“绿水青山”理念相融合,既展现对一方山水的深情守护,又寄寓对未来与下一代的深切期许;群舞《跳动的青草》以轻盈灵动的舞姿诠释小草的柔韧与顽强,激励孩子们在困境中保持希望、勇敢前行;群舞《驯鹿人的孩子》将极北群山驯鹿人与充满灵性的驯鹿相依,化作迁徙路上的吟唱,提醒人们珍视正在消逝的古老民族。
从青山绿葵到荒漠狐獴,从顽强小草到灵性驯鹿,自然是最生动的老师,这些作品以自然为幕,让舞台成为自然课堂,书写生命与环境的对话,教会孩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以小见大,趣中藏真


少儿舞蹈《孵春》生动讲述孩子们偷拿鸡蛋争着孵蛋的故事,展现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传递客家乡土情怀;少儿群舞《捕鸟记》以佛山陶公仔为载体,借生动情节与活泼动作,传递纯真童年,令人回味。
在孩子的眼睛里,一颗鸡蛋、一只小鸟都是奇妙世界,这些作品不追求宏大叙事,却于细微处见真趣,让生活的烟火气在舞台上流转。
少年起舞,向阳而生


群舞《起跑》在跃动中展现新时代少年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表达勇于进取的决心与信心;群舞《在他乡的日子》聚焦百年前的“留学幼童”,展现他们肩负国家重任跨洋求学的历程,于舞蹈中凝结使命担当与时代境遇下的复杂况味。
当少年身姿遇上时代节拍,生动展现少年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他们的每一次跳跃,都是对“青春”最鲜活的注解。
15件作品,如15颗星辰,在东莞市文化馆星剧场各放异彩。这不仅是一场舞蹈盛宴,更是一次少年心灵的集体绽放——在这里,每一个旋转都藏着对世界的思考,每一个跳跃都写满对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