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防蚊“防护网”!市林业系统各单位积极做好基孔肯雅热防治工作
东莞林业 2025-07-25 22:35:03

 

近期,为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自然保护地生态安全,市林业系统各单位迅速行动,结合林业工作实际,在园区、社区及各类林业场所全面开展防蚊灭蚊工作,以精准举措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全系统联动

针对性消杀覆盖“重点场景”

 

林业系统各单位结合自身区域特点,聚焦蚊虫易滋生的绿化区、水域、办公及生活场所,打出“清理+消杀”组合拳:

 

 

市林业事务中心

在黄唇鱼救护基地开展“立体式”防控——对30亩室外绿化植被集中喷药消杀,为10余处水塘、水渠等水面投放灭幼虫药物,同时在展厅、宿舍等室内区域配备驱蚊剂,从室外到室内形成防护闭环。

 

 

 

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从“源头防控”和“知识普及”双管齐下。一方面排查排水沟、垃圾桶存放点等高危孳生地,及时清理积水、疏通排水口;另一方面通过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科普蚊媒传染病预防知识,让防蚊意识走进群众生活。

 

 

 

 

三大森林公园

以“游客安全”为核心强化防控。

大岭山森林公园制定专项方案,对游客服务中心、寺庙周边等重点区域排查积水隐患,结合药物喷洒、热烟雾消杀降低蚊虫密度,并通过公众号、LED屏向游客宣传防护知识;

银瓶山森林公园清理疏通16处排水管道,对4.9万平方米区域集中喷药,还深入社区、企业派发宣传单,覆盖受众2000余人;

大屏嶂森林公园出动21名环卫工人,清理积水14处、水沟1.6公里,对19.04万平方米绿化区开展2次集中消杀,同时建立垃圾中转点“定时收集+消杀”机制,从源头阻断蚊虫孳生链条。

 

 

长效化防控

从“应急处置”到“常态守护”

 

 

目前,各单位防控工作已初见成效。下一步,市林业系统将建立“每日巡查+每周消杀”长效机制,安排专人动态监测积水点变化,持续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扩大防控宣传覆盖面,推动防蚊灭蚊工作常态化、精细化。

从自然保护地到社区周边,从绿化植被到生活区域,东莞林业系统正以“全方位、无死角”的防控举措,织密防蚊“防护网”,为市民和游客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