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人秀 | 李锦永:退役军人转战荔枝园,投身东莞“甜蜜事业”!
东莞+ 2025-07-25 21:01:08

曾经的武警战士,退役后扎根家乡投身“甜蜜事业”,吸引CBA球星前来采摘荔枝,在厚街书写荔枝产业新篇章!他就是来自东莞厚街镇大迳社区的李锦永,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军人本色!

从军营到果园,把荔枝园变成新“战场”

厚街的荔枝采摘季虽已结束,但在东莞市盛荔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荔农业”)的荔枝园里,李锦永和工人们依然忙碌着。修剪枝条、整理树形——这些看似平常的农活,在李锦永眼中,却是为来年荔枝丰收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

曾是一名武警战士的李锦永,部队经历塑造了他吃苦耐劳、敢闯敢拼的品格。退役回到大迳社区后,他发现家乡荔枝产业虽有悠久历史,却仍以传统种植为主,效益不高,村民收入不理想。怀着改变家乡的热忱,李锦永毅然放弃安稳工作,牵头成立盛荔农业,并带领5名退役军人,接手了老一辈的300亩荔枝园,开启了荔枝产业升级的探索之路。

“部队教会我,越是困难,越要冲锋在前。”李锦永说,他把荔枝园当作新的“战场”,决心在这里闯出一番天地。

“荔枝+文旅”,CBA球星来果园摘荔枝

面对传统荔枝种植利润微薄的困境,李锦永深知唯有创新才能破局。他借鉴现代农业理念,提出“荔枝+农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产业从单一生产向休闲农业转型。

据介绍,果园现已建成休闲基地,设有鱼池、菜地、养殖场和荔枝林。今年荔枝成熟季,基地接待游客达9000人次,以学生团体和旅行社为主,反响良好。“下一步,我计划将基地升级为集荔枝采摘体验、军事主题研学、农家乐于一体的‘荔枝观光示范基地’,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周边餐饮、民宿等业态发展。”李锦永说。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地还吸引了CBA浙江队的球员许钟豪前来果园采摘荔枝。

在李锦永看来,品质是产业发展的基石。“发展荔枝产业,保证品质是根本。”为此,他积极引入科技手段,一方面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调控生长环境,显著提升荔枝品质与产量;另一方面,大力推行绿色种植技术,打造无公害荔枝品种。

拓宽销售,打造东莞“军盛荔”品牌

品牌化是提升荔枝价值的关键一步。李锦永精心打造“军盛荔”品牌,并通过多种营销手段提升市场认可度。在今年荔枝季前,他带着自产的“糯米糍”参加东莞市高端荔枝(糯米糍组)评比,斩获金奖。

这一荣誉为销售增添了亮色。李锦永表示,今年“糯米糍”售价从过去的每斤12元左右提升至20元,全园荔枝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其中“糯米糍”这一品种达60多万元,整体销售额较往年增长10%。

在销售端,李锦永积极拥抱新渠道。他化身“荔枝代言人”,在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精美的图片和视频,展示大迳荔枝的优良品质与独特口感,成功吸引众多消费者关注。“我尝试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推广,比如拍摄采摘过程、果园环境的短视频。”李锦永介绍,效果显著,目前粉丝量已累计近千,有效带动了荔枝销售。

“合作社+农户”,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李锦永常把这句常挂嘴边,对此,他积极推行“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更多村民加入产业升级浪潮。“接下来,计划通过土地入股、务工就业等方式,努力带动周边100多户村民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特别设立了“军创农业培训基地”,免费为有意投身农业的退役军人提供种植技术、电商运营等实用技能培训。

谈及未来规划,李锦永表示,乡村振兴是场持久战,要像在部队一样稳扎稳打。“下一步,将继续探索农文旅项目,深化产业融合,创新业态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和富民增收;联合更多退役军人,探索打造‘广东军创农业联盟’,推动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同时探索应用‘数字农业’技术,如区块链溯源系统,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

从保家卫国的战士到扎根乡土的新农人,李锦永的身份在变,但“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精神始终如一。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他和他的“军盛荔”正稳步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甜蜜”动力。

文字:吕晓敢 通讯员 余凯琪 图片:吕晓敢 通讯员 厚街宣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