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佛山人都忙一件事:灭蚊!
从党员干部到街坊邻居,从企业老板到学校学生,大家都在为预防基孔肯雅热出力。
在各个村镇、社区的行动中,我看到了“人多力量大”。石湾镇街道组织6546人次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南风古灶公仔街比人还高的陶瓷花瓶,被一个一个放倒,把积水倒干净;大沥、丹灶的干部带着群众上天台屋顶、查地下车库,连小菜园也不放过;北滘动员社区群众开展“冷巷”清理行动,把卫生死角一网打尽。伦教发动“爱卫之星”先进典型等2万多名学生带动2万家庭清积水灭蚊,在全街道打响家庭灭蚊保卫战。
我也看到了“谋划布局,智勇双全”。里水镇搞起了“1337”行动,要求1天处理疫点、3天完成入户检查、7天控制住蚊子数量;西樵镇合理布局日与夜,白天趁大家上班就来环境整治和集中消杀,晚上大家落班就夜访入户宣传灭蚊、清积水;容桂联动厂企、商户、社区、村居,清理闲置地、闲置屋。易遗漏的藏蚊之地逐个击破。
我也看到了“专业选手下场放大招”。菠萝义工救援队搬出灾后消杀的弥雾机,强力喷杀树上、下水道的蚊子。弥雾机能把药液粉碎成微米级的超细微粒,悬浮更长时间,扩散范围更广,更有效地接触到蚊虫。乐从请来专家,把村居人员培训成消杀能手。
我还看到了“本地企业出钱出力的主动担当”。顺德罗浮宫捐赠60万元助力蚊媒防控,各镇街企业、爱心人士捐钱、捐灭蚊灯支持爱卫行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本土企业担得起社会责任。
清理积水
这场全民参与的爱国卫生运动,让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的团结和智慧。佛山人用最实在的行动告诉我们自己:登革热也好,基孔肯雅热也好,只要灭成蚊,清积水,没有白纹伊蚊的滋生条件,就没有蚊媒疾病的传播。困难在眼前,就亲手解决!自家积水自家清,再合力解决周围的卫生死角,一片片攻陷、围合,要让整个佛山成为蚊虫难以落脚滋生的地方。
我们应该要有信心。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佛山就曾轰轰烈烈开展过爱国卫生运动,清理“龙须沟”、根治下水道、改造厕所、道路硬底化、除“四害”。短短几年,改变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脏乱面貌,获评首个“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红旗市”。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得到,我们今天同样能做到,加油!
文、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评论员 冯家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