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推进防御措施落地见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7月24日上午,寮步镇召开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对防控措施和关键环节进行再部署、再落实。

会议通报了寮步镇当前蚊媒传染病防控形势,部署防控工作并提出要求。镇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解读了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要点,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在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中,要做到宣传动员到位:面向每家每户普及防控知识,讲清讲透重要性,广泛动员家庭积极参与;责任包干到位:全面落实责任,深入开展入户清理工作;消杀监督到位:强化过程监管,确保消杀效果落到实处;入户清理到位:扎实有效开展清理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会议强调,各村(社区)、各部门(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防控工作部署,以快制快、以严制快,坚决阻断病毒传播链;要真抓落实,强化源头治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布雷图指数监测,全方位清理蚊虫孳生地,针对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要聚焦关键环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防控工作,形成群防群治氛围。
接下来,寮步镇将全面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确保防控工作不留死角;加强协同配合,形成防控合力,确保每项措施精准落地,筑牢全民健康防线。
会后,镇领导相关负责人率队到石步村开展蚊媒防控督导检查,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该村防蚊灭蚊措施落实、孳生地清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等情况,并围绕蚊媒传染病防控的薄弱环节、短板漏洞进行深入分析研判,现场提出指导意见。
镇领导相关负责人强调,各村(社区)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行动要更有力度、响应要更快速,措施要更得力。要严格落实常态化消杀和孳生地清理措施,从源头切断蚊虫传播路径。同时,持续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村民自我防护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的防控合力。
居家防蚊灭蚊全攻略
共筑健康防线
蚊子在水中产卵,蚊卵→幼虫→蛹→成蚊的过程需花费一周时间,因此需定期检查家中积水,如花盆托盘、花瓶、饮水机、接水盘等,植物或用沙石种养,如用敞口花瓶水养,应每3-5天换水,并冲刷容器内壁及植物根部。
特别是清除各类闲置、废弃容器(瓶、罐、缸),废弃易拉罐、饭盒、塑料杯碗等。
对一时无法清除的可积水容器,应存放在室内,或翻转倒扣放置并确保不会造成二次积水。
将轮胎放在室内或避雨的场所。如要堆放室外,应用防雨布遮盖,定期清理防雨布积水。
用灰砂等堵塞,或对留根的竹筒采用“十”字砍刀法,使其有缝而不再积水。
每周疏通一次,排除积水。
1.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使用蚊帐、蚊香或电驱蚊器等产品。
2.外出尽量穿浅颜色的长袖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在外露的皮肤上涂蚊虫驱避剂。
合理使用杀虫气雾剂。使用前,应先把食物、水源、碗柜等密闭或遮盖,避免污染。气雾剂可直接对准蚊虫喷射,也可以关闭门窗,将气雾剂喷头向上45°角向房间各方向喷射10-15秒,使房间内充满药雾,然后施药人员离开房间。气雾剂作用约20分钟,打开门窗充分通风后方可进入。
选择合适的驱蚊剂。市面上的驱蚊剂种类繁多,可选择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精油类(如柠檬桉)等。按照产品说明涂抹或喷洒在暴露的皮肤表面,但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嘴巴,儿童使用时应选择低浓度产品,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家庭室内外难以清除的积水可投放灭蚊幼缓释剂。例如0.5%吡丙醚颗粒剂或苏云金杆菌血清型14。

素材来源:东莞疾控
采写:蔡益彬、尹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