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三年初见成效|东莞林下经济绽放“花样文章”
东莞+ 2025-07-24 21:18:17

摘完荔枝后,荔枝林下的朱顶红幼苗开始疯长。树上“荔枝果”与林下的“朱顶红”,成为横沥镇田饶步村圣荔园的独特风景,这种土地的立体复合经营,为“荔农”开辟增收新路径,在林下种出了“花样文章”,成为东莞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农户增产增收的生动实践。

林下经济盘活了土地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发展林下经济正是东莞盘活土地资源、推动农业增效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东莞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大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7月24日,记者走进横沥镇田饶步村圣荔园,广东圣茵花卉园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茵”)1000亩荔枝林里,总经理张文心带领团队积极探索“林下经济”模式,在荔枝树下种植耐阴的朱顶红。

“圣茵”在横沥有一片1000亩的圣荔园,已种了四五十年的荔枝。张文心萌生了尝试“林下经济”的想法,即在荔枝树下种植朱顶红。

“朱顶红生长不需要全阳光,树下生长更有利。”张文心说,目前,圣荔园内种植的朱顶红已有300多万株,很快将会增至500万株。

对内发展“林下经济”,对外则跟随乡村振兴的步伐,进一步拓展朱顶红产业发展空间。韶关南雄是东莞南城的对口帮扶地区,张文心多次带队前往韶关南雄考察交流。

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圣茵将林下经济模式推广至对口帮扶地区。在东莞南城街道与韶关南雄市长市村的合作下,首个朱顶红帮扶项目落地,采取“政府+合作社+龙头”模式,由圣茵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统一收购。

其中,南雄10亩朱顶红仅用一年时间便实现丰收,为村集体带来超10万元纯收益。此后,这一模式又复制到惠州祥岗村、南雄古市村等地,实现农户增收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生态与经济双丰收

除了花卉种植,东莞“新农人”也在探索林下经济的更多可能。

在寮步镇的一片荔枝林下,梁煜强成功试种了来自云南的咖啡树。“荔枝喜阳,咖啡怕晒,两者恰好互补。”他介绍,荔枝树的树冠为咖啡遮挡强光,而咖啡的浅根系不与荔枝争肥,这种立体种植模式不仅解决了咖啡在广东的适应性问题,还意外提升了荔枝的甜度。

目前,梁煜强的试验田已引进多个优良咖啡品种,成为“广东首个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的咖啡试验田”。

梁煜强喜欢咖啡,更喜欢探索林下经济。2022年初,他从网上购买了10棵咖啡苗,种在自家后院。“我们只想试试,广东的夏天高温高湿,咖啡树能不能活。”结果,这批树不仅熬过了酷暑,还长势喜人。这次成功的尝试,更坚定了他在荔枝林种植咖啡树的信心。

▲荔枝林下的咖啡树

为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东莞出台多项措施,强化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协同发展。一方面,优化农业结构,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另一方面,结合区位优势,深化农文旅融合,建设“美丽田园”,发展休闲露营、科普研学等新业态,让农田变公园、乡村变景区。

林下经济,一头连着生态保护,一头牵着农民致富。东莞通过创新土地复合利用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还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未来,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东莞的林下经济有望结出更多“共富果”。

文字:周桂清 图片:周桂清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