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曾几何时,“劳务派遣”在公众印象中蒙上阴影。然而今日东莞,数以百万计的产业工人经由这一渠道奔赴岗位,支撑着“制造业名城”的脉动。如何撕下旧标签,重塑行业公信力?这成为劳务派遣单位共同的时代考题。
在市人社部门强化监管、协会推动自律的背景下,一批诚信企业正以行动作答:他们拥抱数字化浪潮,革新招聘模式;坚守服务承诺,保障企业用工稳产,助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更以诸多暖心举措,传递行业温度。
东莞+特别推出《劳务派遣·莞派新章》系列聚焦东莞劳务派遣单位的转型实践,用它们的一路成长故事,以点带面地向读者呈现出这个行业最为真实的发展现状,为行业注入正能量,助力读者重新定义“劳务派遣”之价值。
2005年,广东辉龙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龙人力”)创始人王云辉带着对南方经济机遇的巨大憧憬一路南下,却在广州求职市场亲历“百人争一岗”的窘迫,这场让他攥紧拳头的经历,让他看到了人才服务的广阔市场,在他心里种下了创业的种子。二十年后的今天,由他一手创立的辉龙人力,已成为年营收达4亿元、年均服务5万至6万人次的临深片区标杆型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这家扎根凤岗的公司,用十余年的时间书写了一段从“亲历者”到“破局者”的行业进化史。
广东辉龙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王云辉
“见过求职难,才想做好服务”
“二十年前我进入南方找工作,当时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我去面试的一个岗位,只需要两个人,但是和我同时参加面试的有一百多号人。”回忆起入行史,王云辉将自己的起点定在了2005年的那次面试。
“别乱想,没有主角光环,我落选了!”正当记者有所猜想时,洞察力极强的王云辉果断地给出了面试结果。不得不说的是,王云辉如今能在业内做出一番事业绝非偶然——面对应聘失败时,王云辉却将思维视角放在了求职者服务上,他敏锐地洞察到人力资源服务业在未来必将大有可为。为了积累从业经验作为自己的创业信心,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变换赛道,加入了当时一家排名全国前列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彼时的珠三角,制造业蓬勃发展,用工需求迎来井喷式爆发,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却不够规范。“当时这个行业整体的服务模式、流程、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又要收中介费,又要收报名费等等,这对我们行业的口碑非常不好。”王云辉带着这份“做好人才服务,服务社会民生,为更多人解决就业问题”的初心,从基层做起,在广东各处奔波,一点点摸清了这个行业的门道。
2014年,积累了近十年经验的王云辉正式成立辉龙人力。经过多年发展,辉龙人力不仅在凤岗设立了服务总部,同时在塘厦、清溪、深圳、惠州等周边区域也设立了分部,积极布局湾区市场开拓。十余年间,辉龙人力从成立之初的7人初创团队,到如今分布多城、年平均服务6万人次会员、年营收约4亿元的企业规模,在这一条筚路蓝缕的创业路上,他是如何以服务为笔,书写属于自己的“莞派新章”?
数字化转型:破局传统模式
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加剧,市场需求更迭日益加快,不跟上就会被淘汰,站在行业传统视角的另一面,王云辉清晰地捕捉到了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人力资源服务的重要性与急迫性。他投入1000多万元组建技术团队,自主研发人力资源服务系统,启动企业的数字化改造。
与数字化转型同步进行的是辉龙人力的服务业态多元化改革。“除了人才派遣的基础服务外,近年来,我们还将服务领域扩展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和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政务外包、清洁服务外包、物业外包等领域。另外,我们还将依托自主研发的系统,重点打造一支超过200人的劳务经纪人团队,通过这种创业就业孵化模式面向全国,把更多的求职者输送到我们的基地进行学习、培训、上岗,力争在两年内达到服务人数突破百万的目标。”王云辉认真又笃定地说道。
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支撑辉龙人力这场升级雄心的是该公司的“一总部一基地”的规划布局:总部聚焦于打造B端企业客户的服务体系,基地则承担起C端员工的招聘、培训及生活配套全业务链服务,将集职业培训、技能提升、生活服务集于一体,形成完整的青年人才“成长生态链”。建基地,育人才,实实在在的两端发力方能使企业行稳致远。
辉龙人力的规划并不是停留在PPT上。走进辉龙人力的全国人才集散基地,整个园区占地7000余平方米,颇具规模。园区不仅汇聚了办公、培训等基础设施,衣食住行等配套设施也非常完善,仅基地内的青年人才公寓便可每日容纳400名求职者便捷实惠的住宿服务,打造出一个高品质的宜居宜业的青年人才培养培训服务链。
从湾区走向国际舞台:下一站——“出海”
随着东莞制造业向高端化、国际化转型,不少企业产生了“海外用工”需求,辉龙人力又一次率先在区域行业内探索人才“出海”。
“东莞制造业在升级,我们的服务也要跟着‘出海’。”王云辉表示,辉龙人力正在筹备对接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用工需求。将人力资源服务“出海”作为未来的重点方向之一,辉龙人力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依托人才服务基地,通过专业化的筛选、培训以及技能提升,打造求职者“出海”高适配度的平台。
辉龙人力主动寻求破局的十余年,正是东莞全域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转型的生动缩影。这个曾被误解的行业,正在以自己的专业与有温度的服务,重新定义它的价值,不断刷新着人们对这个行业的固有看法。辉龙人力的故事足以说明,当劳务派遣企业真正扎根产业、心系劳动者,将企业的自身发展深度融入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产业经济同频共振,就一定能在时代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专属坐标,书写出更有温度、更有力量的行业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