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身!肇庆这家民宿原来竟是……
肇庆发布 2025-07-23 10:19:18

闲置的农村校舍,

如何活化再利用?

在肇庆,TA们都有了新模样!

 

 

近年来,肇庆市积极盘活乡村“沉睡”资源,建立“一校一档”数据库,梳理出盘活利用价值较高的农村闲置校园校舍,积极部署推动盘活利用。据了解,目前全市已盘活利用闲置校园校舍318处。

 

 

 

 

 

 

 

闲置校舍变身精品民宿
打造农文旅融合项目

 

 

 

 

在鼎湖区坑口街道罗隐社区,

一家集度假、康养、中医理疗、

素食美食为一体的精品民宿小院

——喜舍·禅园坐落于此。

 

 

近年来,当地通过招商引资方式,投入约1800万元,对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闲置校舍罗隐小学进行创意性改造,一个独具魅力的精品民宿在村落中应运而生。

 

 

 

 

罗隐小学改造前。受访者供图△罗隐小学改造前。受访者供图

 

喜舍·禅园民宿主理人方子

第一次见到废旧的罗隐小学时,

入目是长满芦苇和杂草的操场,

教学楼的外墙

被雨水侵蚀留下了一块块斑驳的污渍,

空气中漂浮着尘埃。

 

 

 

 

“我并不打算将这里完全推平,去建造一个新的东西出来,而是想以旧修新,保留这里原有的特色,利用原本的教学楼等建筑进行改造,打造新中式复合型庭院。”

 

 

 

罗隐小学改造前。受访者供图△罗隐小学改造前。受访者供图

 

 

 

方子介绍

她将原本的教室一分为二,一间教室改为两间客房,以横条窗引入窗外的阳光与绿景,旧教学楼摇身一变成为了拥有33间客房的民宿小楼。

 

 

 

图片
△改造后的喜舍·禅园。图源 多彩肇庆

 

身为设计师的方子

为闲置校舍改造倾注了大量心血,

喜舍·禅园的设计融合了

传统民居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

许多装饰品都是就地取材或是旧物利用,

院中的龙眼树、芦苇、青石板等

都是在本村或隔壁村落搬运而来,

院子的秋千、室内的桌椅等

则是从本地的二手市场“淘”来的,

为民宿增添了古朴雅致的气息。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钰滢 摄

 

如今,

民宿的独特魅力吸引了

许多来自省内外各地的游客到访,

这里最多可接纳约100名客人。

 

图片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盘活乡村“沉睡”资源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走进广宁县江屯镇,

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

散发着阵阵沁人心脾的茶香。

据了解,当地土地资源丰富,

有着大量适宜茶树生长

可开发高山及丘陵地,

其中借助当地独特山水优势培育出的

广宁单丛茶

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

 

△图源 广宁发布

 

位于江屯镇水月村的

广东凤之源茶业有限公司,

正是在当地种植和加工

广宁单丛茶的企业之一。

 

在十余年前,这里曾是水月村锦波小学旧址。据水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志彬介绍,2008年前后,锦波小学教学点被撤销,学生转移至水月村小学上学。

 

2017年,当地引进广东凤之源茶业有限公司,盘活了该地闲置校舍资源,并利用林地建起1200多亩茶园。

 

改造前的水月村小学。受访单位供图△改造前的水月村小学。受访单位供图

 

该公司培育水仙茶、

蜜兰香等多个单丛茶品种,

打造“金奇峰”本土特色品牌,

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带动农民务工增收,

直接带动300多名农户务工,

年产值最高可达1200多万元。

 

 

 

 

2021年9月,水月村小学停止办学,学校楼宇就此空置。张志彬与村干部四处奔走招商引资,前往广州等地积极联络乡贤与本地茶商,希望可以盘活闲置的水月村小学。

 

张志彬说:“当初建造水月村小学,都是依靠我们本地村民和乡贤们的大力支持,现在我们也希望能够充分利用闲置校园,反哺家乡产业发展。”

 

 

 

△图源 广宁发布

 

为进一步实现因茶致富,

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江屯镇引进了

广东立思顿茶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和肇庆市广宁凤之缘竹茶庄园发展有限公司,

对水月村小学进行改造,

建成广宁竹茶小镇茶产业园。

 

 

据了解,该项目充分发挥广宁竹产业、茶产业、文旅和民宿等资源优势,致力于将广宁竹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预计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以上。

 

 

 

 

广宁竹茶小镇茶产业园。受访单位供图广宁竹茶小镇茶产业园。受访单位供图

 

 

 

 

建设乡村“微工厂”
闲置资产再“生金”

 

 

 

 

在怀集县岗坪镇,

一座座由闲置校舍改造的

乡村“微工厂”正拔地而起。

 

岗坪切粉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过去,岗坪切粉多为单家独户的作坊式生产,近年来,随着制作工艺不断传承和改进,岗坪切粉的生产和加工逐渐走向规模化和产业化,部分村落开始利用闲置校舍资源改造成为生产工厂。

 

沙腾村丝苗米产业园配套设施项目建设现场。受访者供图

△沙腾村丝苗米产业园配套设施项目建设现场。受访者供图

 

在岗坪镇沙腾村,

该村丝苗米产业园配套设施项目负责人

徐泽正在对厂房进行检查。

 

 

 

该村丝苗米产业园配套设施项目负责人徐泽介绍

该项目由佛山市顺德区驻怀集县帮扶工作组投资18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计划投资350万元,通过改造原有的沙腾村小学建设而成。

 

项目将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的操场及学校空地改造成为岗坪切粉的生产区、烘干区、仓储区和包装区,将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的教学楼改造成为办公区、生活区及产品展示区,预计今年10月投产。

 

 

 

沙腾村小学改造前。受访者供图△沙腾村小学改造前。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将用于生产米粉类食品,包括切粉、米制品点心等,选用本地生产的优质丝苗米进行制作。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300万元,将为沙腾村带来200个工作岗位,其中预估丝苗米种植项目能带动约100个就业岗位,米制品加工项目带动约50个就业岗位。

 

 

 

 

 

在岗坪镇睦渊村即食型切粉项目工地,工人们正在对墙壁进行最后的粉刷。站在新建好的无尘生产车间内,项目负责人温川介绍:“这里是睦渊小学旧址,其中的一栋教学楼被我们改造成了无尘生产车间,准备引进一条70米全自动生产线,用于生产岗坪切粉和其他面条产品。”

 

在岗坪镇睦渊村即食型切粉项目工地,工人正在粉刷原有的教室墙壁。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绮彤摄△在岗坪镇睦渊村即食型切粉项目工地,工人正在粉刷原有的教室墙壁。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绮彤摄

 

去年底,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

项目负责人温川所在的项目团队

与睦渊村正式签约,

计划将睦渊小学旧校舍改造为现代化食品工厂,

目前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

 

 

 

 

如今闲置学校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的校门化身安全通道,操场变为了可放置产品的厂棚,教室被改造为生产车间与工人宿舍。相比起从零到有建设新厂房,改造校舍大大节省了资金成本。

 

 

 

 

 

一个个“沉睡”的校舍被盘活,

变身文旅项目、乡村“微工厂”等,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提高闲置用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TA们都已重现生机!

肇庆发布_20240808_164724.gif

 

 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绮彤) 鼎湖发布 广宁发布 怀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