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正是高温天。被高温拦在家里的人们不想出门买菜,不想出门吃饭,全靠外卖来解决。
外卖吃多了,您会不会担心外卖是否卫生、是否安全?您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所关注的。
7月17日,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聚焦百姓关注的外卖食品安全问题,针对性开展2025年“你点我检”进村(社区)行动。
活动当天,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带领东莞日报小记者一同走进市民投票数最高的长安镇新民社区,对两家高人气餐饮店展开突击检查与抽样检测,守护暑期外卖食品安全。本次抽检结果将在20个工作日内公示,欢迎广大市民持续关注。
抽检现场直击:从后厨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督
17日上午10时,抽检队伍首先来到位于新民社区商业街的湘秋稻谷餐饮店。执法人员佩戴执法记录仪,在店家陪同下径直走向后厨操作区。“灶台油污需及时清理,食材存储要严格分区”,执法人员一边细致检查操作台、冷藏柜、消毒设备等硬件设施,一边向店家指出规范操作要点。后厨内,新鲜蔬菜整齐码放在保鲜盒中,食用油等大宗商品均张贴着进货台账,整体环境保持整洁。
在现场随机抽检环节,执法人员选取了当日新鲜采购的青菜、青椒等蔬菜品,以及店内招牌菜品烧鸡进行抽样。“我们将对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对烧鸡进行微生物指标检验。”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向随行小记者解释,将使用无菌采样袋对样品进行封装、编号,全程严格遵循抽样规范。
随后,抽检队伍转场至长安裕和餐饮店。这家以茶饮和简餐为主的餐饮店,在炎炎夏日迎来外卖订单高峰。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饮品原料的保质期,特别是柠檬、糖浆等易变质食材的存储条件。“柠檬需冷藏保存,开封后的糖浆要标注使用期限”,执法人员对店家进行现场指导,并随机抽取了招牌柠檬茶、珍珠奶茶等饮品进行抽样,并送往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添加剂、微生物等项目的检测。
小记者视角:一堂生动的食品安全实践课
“原来抽检外卖要经过这么多步骤!”东莞日报小记者伍敏嘉在观摩完抽样过程后兴奋地说。他手持采访本,认真记录着执法人员的检查要点,还不时向店家提问食材采购渠道等问题。“看到后厨工作人员操作时戴着手套和口罩,我觉得吃外卖更放心了。”另一位小记者闫质文在分享感受时表示,这次实践让他明白,食品安全不仅需要监管部门的努力,也离不开每个经营者的自律自觉。
小记者潘家乐看着执法人员封装抽检样品,频频发问,并表示会把这次难得的见闻和体验告诉爸爸、妈妈和同学们。
在湘秋稻谷餐饮店,小记者们亲眼见证了从食材清洗到烹饪加工的全过程。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组织小记者参与抽检,就是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食品安全意识深入家庭、影响社会。
社区担当:基层治理赋能食品安全共治
长安镇新民社区宣传委员韩月全程参与了此次抽检行动。在接受采访时,她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抽检体现了市场监管部门对群众‘舌尖安全’的高度重视。”她参与全过程抽检,让她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她直言,社区作为基层组织,在食品安全治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我们既是前哨也是桥梁,既要及时发现问题,也要做好政策传达,让商户明白规范经营的重要性。”
谈及新民社区在助力“百千万工程”中开展的食品安全工作,韩月介绍,社区专门组建了一支由网格员组成的食品安全监督队伍,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积极配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做实做细各项基础工作。网格员会详细记录每家店的检查情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形成闭环管理。
此次“你点我检”进村(社区)行动,是东莞深化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的创新实践。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通过“市民投票选地点、执法检查晒过程、检测结果全公开”的方式,让食品安全监管更加透明化、民主化。“暑期是外卖消费高峰期,我们将持续聚焦校园周边、社区商圈等重点区域,加大抽检频次,对不合格食品坚决依法查处。”
从政府监管的“严”,到企业经营的“实”,再到社区治理的“细”,东莞正以多方协同的治理智慧,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此次长安镇新民社区的抽检行动,不仅是一次对暑期外卖安全的“体检”,更是东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以食品安全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栏目档案】
东莞食品“你点我检”活动是东莞市民生实事之一,也是一项便民惠民活动,由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举办。活动检哪里、检什么都是市民说了算——市民通过网络票选出想抽检的食品,再由工作人员针对性进行食品抽检,并将最终检验结果向全社会公开。
感谢广大市民对活动的持续关注和大力支持。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让我们为东莞食品安全共同呼吁,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