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漫看 |从矿工到博士,人生成长不设限
东莞+
2025-07-22 11:34:55
郑伟华/漫画
据澎湃新闻报道:12岁跟着父亲挖煤,500多分上专科,专升本再读硕博。最近,“挖煤老三”唐博士在论文致谢中将自己从“挖煤小子”到工学博士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感动了很多网友。7月17日下午,校方工作人员表示,文章作者确有其人,今年6月从该校博士毕业。
评论:这篇致谢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他平静地记录着矿区的童年、求学的辗转、科研的艰辛,和他在求学路上一路同行的人,在“小镇做题家”成为网络热词的今天,这样的叙事反而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
致谢在网络平台引发热议后,唐博士寄语当下年轻人,迷茫和焦虑没有任何用处,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明确方向,坚持深耕,提高专业素质和对行业的判断,如此,才能万事俱备只等机会。
细读全文,最打动人心的并非对苦难的渲染,而是讲述中呈现更为丰富的维度,他的父亲是矿工,但并非赤贫;他的求学路艰辛,并非孤立无援;他的成功励志,但并非刻意标榜。这种不沉溺于苦难叙事而是回望成长的态度,对社会心态形成了一种正向引导。唐博士在文中展现了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苦难里长出的坚韧,比证书更能证明奋斗的意义,也体现了一个奋斗者更为开阔的精神格局。
当下,许多年轻人困于“内卷”焦虑,将人生视为零和竞争,而教育的真正价值,是让人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唐博士的经历也正回应了这种应对策略,在承认现实制约的同时,务实而积极地面对人生,只要方向正确、脚步不停,普通人也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比单纯的励志故事更具现实参考价值。
真正的成长,不是否定起点,而是超越它!矿井里的起点,同样可以抵达想去的远方。
文字:刘瀚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