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溪快评 | 均衡又不失特色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东莞+-长安视窗 2025-07-18 17:34:50

长安镇扎实推进公民办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创新组建长安实验中学教研共同体,通过“公办龙头校+4所民办成员校”的“1+N”帮扶模式,投入近400万元专项经费,推动区域教育均衡。该政策实施一年来,成员校教学质量、师资水平、社会口碑显著提升。

当前,基础教育领域正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低生育率持续、人口红利期消退,不少地方长期存在的教育资源紧张状况,正在发生历史性逆转。有的学校,甚至因为生源减少而面临关闭的窘境。然而,这不是整齐划一的情况,而是存在区域结构性差异。具体来说,大部分的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的县乡学校,生源整体减少是大势,但是,与此对照,区域性的中心城市、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因为有产业聚集、人口聚集,教育资源仍呈相对紧张状态,特别是口碑学校、优质学位更是供不应求。

长安作为经济强镇镇、人口大镇,其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仍然是相对紧缺的,这是推进教育均等化的背景。长安的传统优势产业、新兴新质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强大的产业源源不断创造就业岗位,其中,既有普通劳动者岗位,也有创新人才的岗位。一些高素质人才、技能人才,纷纷来长安寻求发展,并在此安家落户。在户籍人口、常住人口的巨大存量和增强助推下,全镇的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必然保持在高位,每个在这座城市打拼的家庭,都希望自家孩子有书读、读好书。如此,保持教育资源供给,同时保持教育均衡化发展,就是长安面临的现实课题。

公民办学校组建教研共同体,是推动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化的有效举措。部分公办学校作为龙头,与政府购买学位的民办初中结成协作帮扶性质的共同体,公校选派骨干教师脱岗进驻民办学校,建立“教研-管理-评价”一体化协作体系,促进民办教育水平全面提高。教研共同体考虑了公办、民办之间资源整合的现实状况,实现优势教育资源的横向流动,是一种贴合实际、灵活机动的教育均衡化模式。从现实运作和阶段性评价看,教研联合体已经发挥正向效应,各方也抱持积极乐观期待。

各方不应忘记,教育均衡化所要实现的,不是教育的绝对平均主义,不是丧失各校特色的单一化,而是要在整体提质的同时特色化发展。可否相济、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教育不是模式化的制造,不是从一个模子造出千人一面,针对不同的孩子,需要因材施教,坚持有教无类,这是教育的规律。从教育资源布局和供给来说,亦是同样道理,教育均衡化,不是要打造出单一标准下的千校一面,而是要尊重各校办学特色,在差异化中做长比较优势的长板。必须避免用升学率等单一化标准,来评价教育均衡化实践,因为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均衡化发展同时又保持自身特色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这需要教育者清醒持守,也需要社会的观念引导。

 

 

 

 

文字: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