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东莞市“百千万·莞一夏”青少年儿童暑期公益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举行。东莞少儿合唱团以表演唱《我爱艺术》,在仪式上用优美的旋律唱响青少年对美好艺术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作为今年“莞一夏”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东莞市文化馆联合市镇村三级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和共享文化空间,推出的“莞一夏”2025年东莞青少年艺术季,通过1个市总馆、33个镇街分馆、588个社区支馆、192个共享文化空间,一共812个服务平台,形成一张庞大的“文化服务网格”,吸引“小候鸟”等青少年走进艺术,享受艺术。目前全市共有1000多项公益活动正在开展中,预计将惠及超过一百万人次。
据统计,东莞逾千万常住人口中,有未成年人209万,每年还有数十万“小候鸟”来莞过暑假。聚焦青少年群体的暑期文艺需求,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市文广旅体局指导,市文化馆主办,各镇街分馆、文化服务中心协办,纳入市“百千万工程”的“莞一夏”2025年东莞青少年艺术季给予了积极回应,将带给青少年充实一夏。
解锁暑期多元艺术体验
2025年东莞青少年艺术季,围绕“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统筹调动全市文化馆总分馆的资源力量,以更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更好满足市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群体的新期待,提升市民对东莞的归属感、认同感,助推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活动聚焦“我爱艺术”,发挥文化馆资源优势,以艺术教育为主,以非遗、科技、自然、文学等领域的延伸拓展课程为辅,形成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多元暑期活动局面,提高青少年综合素养。
依托总分馆体系创新活动供给模式
经过多年打造,东莞市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已经形成了市-镇街(园区)-村(社区)文化馆总分馆三级体系,并不断完善1个总馆、33个镇街(园区)分馆、588个村(社区)支馆以及192个共享文化空间的全覆盖网络。
2025年东莞青少年艺术季,东莞市文化馆以“1+33+588+192”的活动供给模式,聚焦“我爱艺术”主题,打造“讲、游、学、营、演”五大板块内容。其中,“讲”板块,邀请艺术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讲座,解读艺术背后的文化故事;“游”板块,推出各类研学游,串联剧场演出、非遗展厅、艺术工坊,让青少年走进文化馆、读懂艺术;“学”板块,开设以艺术教育为主的多元培训课程,内容兼顾经典与本土特色;“营”板块,以“夏令营”的方式让青少年在集体中成长,在艺术中收获快乐;“演”板块,为青少年提供学习成果展示的舞台,让艺术学习有收获、有回响。
青少年艺术季活动还统一标识、统一海报、统一名称、统一宣传,力求覆盖更广、形式更丰、服务更优、体验更佳,更接地气、更贴民心、更有品质,成为市民期待的“家门口的文化馆”。
因地制宜助力青少年成长
在总馆的引导下,各镇街(园区)分馆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打破传统艺术活动的单一模式,不仅开设了舞蹈、音乐、书法、美术、手工等传统艺术培训课程,还融入了诸多创新元素,策划了舞狮、舞麒麟、龙舟、莞草编织等非遗活动,并积极寻求“破圈”,与农业园、展览馆、作家村合作举办农耕、科普、文学等内容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如寮步分馆联动28个村(社区)文化支馆,结合小主持人大赛,策划了百余场活动;茶山分馆针对家长暑期“看护难”的痛点,提供假期作业辅导服务;桥头分馆深入典型村,通过公益性低收费夏令营的模式,实现“公益托管+素质提升”目标。
东莞市文化馆还依托自身的场馆资源,策划推出“文化馆一日研学专线”,吸引青少年儿童走进文化馆、了解文化馆,现场体验剧场优秀文艺演出展示活动、非遗展厅沉浸式体验,以及艺术培训体验课程等。
合力共筑“没有围墙的文化馆”
今年,东莞市文化馆还以青少年艺术季为平台,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探索政府补贴的低收费公益服务模式,以此吸引更多文化企业、艺术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给市民让利,为更多家庭提供“物美价廉”的文艺产品,解决众多家庭在暑假期间的后顾之忧,营造暖心惠民的夏日体验,合力共筑“没有围墙的文化馆”。
从即日起直至8月31日,“莞一夏”2025年东莞青少年艺术季将持续推出各类精彩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活动主承办方还将在8月底举行盛大的活动成果展示展演活动,为东莞青少年,尤其“小候鸟”群体提供展示自己成长与收获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