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暨残特奥会日益临近,东莞赛区氛围营造工作持续升温。近日,分布于东莞市体育中心、东莞市篮球中心的残特奥会主题打卡装置正式亮相,以融合城市文化与赛事精神的设计、丰富多元的互动体验,成为市民争相探访的“城市新地标”,让残特奥精神在沉浸式参与中深入人心。
打卡点:
文化与赛事的沉浸式融合
两处打卡装置以“全民参与、残健共融”为核心设计理念,将残特奥会的拼搏精神与东莞本土文化深度绑定。装置主体采用开放式结构,便于不同群体近距离互动,核心区域由全运会吉祥物与东莞人气潮玩IP劳拉共同构成——劳拉身着印有残特奥会会徽的篮球服,与吉祥物并肩做出投篮动作,既呼应了东莞“篮球城市”的运动基因,更以“并肩作战”的意象传递残健平等、携手共进的理念。
背景设计暗藏巧思:左侧融入东莞旗峰山标志性的红灯笼元素,暖色调灯光营造出包容温暖的氛围;右侧则以线条勾勒东莞市篮球中心轮廓,象征赛事场馆的硬件保障;底部环绕式灯带随触摸变化色彩,隐喻残特奥运动员突破界限的勇气。装置上方“看全运,爱拼搏,进莞来”的标语,在原有口号基础上突出“爱拼搏”,精准契合残特奥会的精神内核。
值得关注的是,打卡点特别设置了无障碍通道与低视角互动区,轮椅使用者可轻松靠近装置合影,儿童与行动不便者也能便捷参与体验,细节处彰显“以人为本”的赛事理念。
互动升级:
科技赋能全民参与
为增强市民对残特奥会的认知度,打卡点创新引入“触碰问答墙”与“扫码互动”两大科技体验项目,让赛事知识传播更具趣味性。
触碰问答墙采用55寸防眩光触摸屏,收录了300余道关于残特奥会的知识题,涵盖赛事历史、竞赛项目、东莞筹备进展等内容。市民轻触屏幕即可随机抽取题目,答对者可获得电子版“残特奥知识达人”勋章。现场观察发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共同答题,通过“残特奥会有哪些球类项目”“东莞为残特奥会改造了多少无障碍设施”等问题,潜移默化中传递平等与尊重的理念。
扫码互动则解锁更多沉浸式体验:市民扫描装置旁的二维码,可触发AR特效——手机镜头下,吉祥物会跳出屏幕与用户击掌,背景自动切换为东莞CBD天际线;生成的打卡照片可直接关联残特奥会官网链接,方便查询赛事日程与观赛指南;分享至社交平台还能参与“为残奥健儿加油”话题互动。
市民反响:
从围观到深度参与
“以前对残特奥会了解不多,通过问答墙才知道,原来残疾人运动员要克服这么多困难!”在东莞市体育中心打卡点,市民李女士带着女儿连续参与了三次问答挑战,手机里存满了与装置的合影。她坦言,这样的互动让抽象的“残特奥精神”变得可感可触。
现场志愿者介绍,周末日均有近千人次到访打卡,其中既有白发老人驻足了解赛事信息,也有年轻群体拍摄创意短视频。“有位轮椅使用者告诉我,看到装置特意设计了无障碍互动区,让他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志愿者小陈的话,道出了打卡点背后的人文关怀。
据东莞赛区组委会介绍,残特奥会主题打卡装置将持续开放至赛事闭幕,后续还将更新互动内容,加入残奥冠军寄语、赛事实时战报等模块。这些遍布城市的“体育文化窗口”,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平等、参与、共享”的残特奥理念融入城市血脉,为即将到来的体育盛会凝聚起跨越障碍、共赴热爱的全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