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莞人行天桥半幅梯道改造工程已陆续竣工并投入使用
东莞+-厚街视窗 2025-07-15 17:19:18

■环莞人行天桥半幅梯道改造工程已陆续竣工并投入使用 张龙 摄

■环莞人行天桥半幅梯道投入使用 张龙 摄

■升级改造后的上环桥焕然一新 谢超均 摄

昔日让人望而生畏的天桥斜坡,如今不仅没有了“爬坡难”,还成为一道美景。近日,笔者获悉,环莞快速路厚街段,人行天桥半幅梯道改造工程,已经陆续竣工并投入使用,破解了非机动车通行难题。外卖小哥等群体轻松过桥,获得市民点赞。

市民体验:从“不便”到“点赞”

环莞快速路厚街段作为镇内主干道,日均车流量大,共设有6座天桥,分别是世纪路天桥、汴康路天桥、东溪路天桥、河田村天桥、富康路南天桥、富康路北天桥。这些天桥当中,除河田村人行天桥设置有缓坡,其余天桥均只设有60cm宽的推坡带供非机动车通行,往往因坡度太大,导致市民较难推车上桥,加上坡面太窄,导致上下行冲突不断,尤其是在雨季,湿滑狭窄的斜坡面容易引发事故,存在不小的交通安全隐患。

随着厚街镇内非机动车保有量激增,原有设计已难以满足短途出行、快递、外卖等民生需求。厚街镇工程建设中心经调研后,决定采取“半幅缓坡+防滑层”改造方案,通过拓宽缓坡、增设防滑层、优化通行标识等一系列措施,对6座人行天桥进行改造,着力破解非机动车通行难题,为周边居民及物流配送群体带来更加安全、便捷的过街体验。

人行天桥改造带来了通行效率的显著提高,以及安全事故风险的降低,获得市民点赞。“以前推电动车上桥要使劲拽,下雨天还怕滑倒;现在缓坡宽敞又防滑,方便多了!”家住下汴社区的市民陈先生对此非常满意。

未来规划:试点先行,全域推广

厚街镇工程建设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改造是“微民生”工程的探索实践,后续将根据试点效果,逐步将“半幅缓坡+防滑层”改造方案推广至镇内其他天桥,并通过优化信号灯配时、增设非机动车道等措施,构建更加完善的慢行交通体系。“小改造体现大民生,我们将持续倾听市民诉求,用精细化治理提升城市温度。”该负责人说。(张龙)

改造亮点

防滑科技应用

桥面及梯道采用彩色陶瓷颗粒防滑层,通过高强度环氧树脂砂浆粘合陶瓷颗粒,增强地面摩擦力,快速疏导雨水,解决原有瓷砖易脱落、打滑问题。

通行秩序优化

天桥两侧及梯道施划“陡坡推行,禁止骑行”标线,增设“坡道下车推行”标志牌,引导行人与非机动车文明通行,降低安全隐患。

景观融合设计

彩色防滑层采用定制化配色,未来将根据周边商圈、社区风格设计,打造兼具功能性与美观性的城市交通节点。

温馨提示

天桥改造后通行规则同步更新:

非机动车请沿缓坡推行,禁止骑行;

行人尽量在步行阶梯通行,注意礼让;

雨天请减速慢行,留意防滑标识。

厚街双岗3座桥梁

完成升级改造

日前,笔者从双岗社区获悉,双岗社区上环桥、中环桥、下环桥3座主要通行桥梁已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不仅进一步提升桥梁安全通行承载能力,还给市民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道路通行环境。

据了解,东引运河贯穿双岗社区,辖区居民往来东引运河两侧主要依靠上环桥、中环桥和下环桥等桥梁通行。3座桥梁均建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时间,在这么多年人来车往的使用中,桥梁存在水泥路面破损、凹凸不平等问题,不仅影响居民日常出行体验,还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桥梁的灯光、人行道、栏杆等配套也已经无法满足目前通行的需要。

因此,为进一步改善社区道路环境,提升出行品质,借力“百千万工程”实施契机,去年,双岗社区对上环桥、中环桥、下环桥3座主要通行桥梁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内容包括铺设沥青路面,增设人行道和灯光系统、翻新栏杆,以及将裸露在外的电线、管位调整至桥底下等。

经过近半年的施工建设,上环桥、中环桥、下环桥三座桥梁已经完成“华丽转身”,正式投入使用。

“升级改造后,这3座桥梁环境好多了,之前裸露的电线埋到了桥底,并增加了灯光照明,给附近居民带来了更好的交通体验。”双岗社区居民陈欣婷说。(王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