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①|吕庆芳坚守半世纪的初心实践
东莞+-中堂视窗 2025-07-15 16:35:45

编者按

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引导全镇广大党员以老党员为榜样,学习他们信念如磐的政治品格、甘于奉献的为民情怀和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勇当先锋,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从本期起,本报特别推出“身边的榜样”老党员事迹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清晨的阳光洒在中堂镇中心社区的小巷里,74岁的吕庆芳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整理好胸前的党员徽章,准备参加当天的社区党组织生活会。这枚党员徽章,她已经佩戴了整整50年,从青春少女到古稀老人,从工厂车间到社区服务,这枚党员徽章见证了她半个多世纪如一日的不变初心。 

■退休后的吕庆芳主动参与社区党组织生活,积极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 通讯员 李沛钊 摄

抱着女儿在党旗下宣誓

1969年,18岁的吕庆芳作为家中的长女,毅然扛起了家庭的重担,进入中堂草织厂工作。当时厂领导安排她做收发验收员,这份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每一张草席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才能出厂。年轻的她以眼勤、手勤、腿勤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厂领导见她机灵勤快又细心,便让她兼顾饭堂的后勤工作。

1973年,勤奋好学的吕庆芳被派往博厦学习米粉制作技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掌握一门手艺意味着能为集体创造更多价值。她白天跟着师傅学习每一个制作环节,晚上就着煤油灯整理笔记,短短一个月就掌握了相关技术。回到公社后,她和工友们一起操作,很快使制粉车间的产量得到提升。

1974年9月,对吕庆芳而言是人生中最重要也最激动的时刻。当时年仅23岁的她,抱着刚满月的大女儿,站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的声音铿锵有力。那一刻,吕庆芳成为了厂里最年轻的党员,也从此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刻进了生命里。“当时条件艰苦,但大家心特别齐。”吕庆芳回忆道,入党后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1976年,公社要发展蘑菇种植产业,派她负责原料采购。当时怀有二胎的她,每天挺着大肚子走村串户,向村民收购禾草和牛粪。崎岖的田埂上,常常能看到她跟村民讨价还价的身影。“阿芳啊,你都这样了还出来干活?”面对乡亲们的关心,她总是笑着摆摆手:“没事,离生还早着呢,完成任务要紧。”

在蘑菇厂工作的同时,吕庆芳还被派去一间榨油厂工作,忙碌的时候,她和工友一起搬运360斤的油桶,瘦小的她就在前面顶着油桶,十分辛苦。大家心疼她,她总是抹把汗笑着说:“党员嘛,就得带头干。”在吕庆芳看来,党员就必须听党话,跟党走,把组织交代的每一项工作都尽心尽力做好。

■吕庆芳连任三届人大代表献良策 通讯员 李沛钊 摄

连任三届人大代表献良策

1981年,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吕庆芳当选为东莞县人大代表,并连续三届连任。第一次步入人民代表大会会场时,她摩挲着鲜红的代表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责任。她的履职工具是一个随身携带的本子——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生活服务短缺、巷子里没有路灯……

在那个年代,这些民生“小事”密密麻麻地填满了纸页。如今,那些泛黄的笔记本依然被她悉心珍藏,纸页间工整的字迹不仅记录着会议议程,更镌刻着一位基层代表为民代言的赤诚。

“共产党员的身份不是挂在嘴边的荣誉,而是刻在心里的责任。”吕庆芳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从为村容村貌提升奔走呼吁,到给孤寡老人送米送油,她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行动。在她看来,真正的为民服务,就是要把百姓的“问题清单”变成自己的“履职清单”。

退而不休为社区献余热

退休后的吕庆芳依然闲不住,主动参与社区党组织生活,积极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在街坊们眼中,这位热心的“芳姨”不仅是社区与居民的“连心桥”,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贴心人”。

菜市场台阶太滑、街道路面破损、邻里纠纷、孤寡老人窗户漏风……这些别人眼中的“小事”,都被她认真记在手机上、本子上,记挂在心里。每次社区会议,她都带着一摞“民生清单”来,追着一件件落实。

“芳姨办事最实在”——这句街坊们的口头禅,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老百姓过日子,哪来那么多惊天动地?把每件小事办好,日子就舒坦了。”吕庆芳一边回复居民信息,一边笑着说。在她看来,为民服务不需要豪言壮语,就是把街坊们的“烦心事”变成“暖心事”。

永不褪色的党员本色

吕庆芳的丈夫黎贵和今年80岁,是位有着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前在中堂粮所工作。这个“党员之家”传承着良好的家风,夫妻俩以身作则,始终教导子女要靠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走正道、行正事。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不仅孝顺上进,更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俗成就。如今,大女儿夫妇都已成为党员,其他子女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我们没给子女留什么物质财富,只希望他们把党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吕庆芳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这个家庭最珍贵的传承。回顾50年党员生涯,吕庆芳说:“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工作方式新了,但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改;社会观念多元了,但对党忠诚的信念不能变。”如今,她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党章上写满批注,字里行间映照着她常学常新的赤诚之心。

从草织厂的年轻女工到受人敬仰的老党员,吕庆芳用半个世纪的坚守,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对她而言,党员身份不是一时的荣誉,而是一生的责任;为民服务不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是永远在路上的使命。即便退休多年,她依然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只要还能动,就要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初心不改,奉献不止!”

文字:李健武 通讯员 程思敏 图片:通讯员 李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