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培训让东莞市技师学院教师提升 “心” 技能
东莞+ 2025-07-14 10:19:16

7月8日—7月9日,东莞市技师学院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教师“心灵充电”培训活动。东莞市康复协会受市技师学院邀请举办了一期《积极心理学赋能教育实践》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用两天时间,为该校50位职教先锋打开了一扇新窗,让积极心理学与教育智慧碰撞,团体辅导与教学实践交融,最终培养出一批懂得用积极力量点亮课堂的“心”教师。

当职教课堂的齿轮高速运转,教师们肩头扛着的不仅是教案与讲台,更有改革深化期的双重挑战:既要精准传递专业技能,又要应对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心理负荷。而积极心理学,恰如一把“正向钥匙”,它不聚焦问题修复,而是教会人们挖掘自身优势,就像给教育引擎加装“增压阀”。

本次培训源于东莞市技师学院的强烈需求,东莞市康复协会心理专业团队及时送上成熟系统化的积极心理学课程,让骨干教师先成为“积极能量转换器”,再将这种力量辐射到课堂与校园,最终形成具有东莞职教特色的“心理赋能生态圈”。

不同于传统培训的单向输出,这场学习采用了“脑科学打底+实战演练落地”的混搭模式,把抽象的心理学理论变成可操作的教学工具。7月8日,东莞市康复协会会长钟向阳带着“积极心理学概论”主题登场,用“人类优势清单”“PERMA幸福模型”等概念,打破大家对心理学的“治病”刻板印象,心理学还能教人发现“我本来就很好”。

随后,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代政嘉以“积极心理学的脑基础”为主题,解读教师如何说鼓励的话,学生大脑的奖赏回路又会如何激活?

7月9日,东莞市信息技术学校主任谢培璇带来“积极心理教育在职教中的实践体会”主题,她分享如何用“优势识别卡”帮助叛逆学生找到学习动力,用“积极语言公式”化解课堂冲突,让抽象理论有了具象注解。

当教师们带着装满“积极策略”的笔记本和结业证书离开时,这场培训的意义才刚刚开始。未来,这些“心”技能将渗透进机床操作课的鼓励话语里,藏在学生犯错时的引导方式中,最终让职业教育不仅教会学生们技能,更能培育出向阳生长的心灵。

文字:冯静 图片:受访单位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