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这身白衣,就要学会用患者的眼睛看世界,感知他们的恐惧、疼痛和渴望。”在东莞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骨二科,护士长卢璇不仅这样说,更用十八载春秋的默默耕耘,将这句话刻入骨血。2025年,“东莞好医护”的殊荣,正是对她精湛技艺与无私大爱的最佳诠释——她以脚步丈量责任,用匠心守护生命之光。
初心如磐:非典点燃的“南丁格尔灯”
2003年非典肆虐的春天,在年轻的潮汕女孩卢璇心中烙下深深印记。白衣战士无畏逆行的身影,将恐惧转化为力量:“我也要成为那样的人!”这份在危难中萌生的信念,指引她踏上护理之路。
2007年,怀揣赤诚,卢璇从广东医学院毕业,成为东莞市中医院的一员。现实的挑战远超想象:繁重工作、危重抢救、科室轮转的压力,曾让初出茅庐的她倍感力竭与迷茫。然而,“压力不是退缩的理由,是向上攀登的阶梯!”她将每一次翻身拍背、每一次静脉穿刺、每一次抢救配合都视为精进技艺的课堂。汗水浇灌下,她迅速从青涩“新兵”成长为科室“顶梁柱”。
2009年,凭借出色的综合素质,卢璇被选拔至护理部担任干事,视野得以拓宽。2012年,她迎来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出任骨六科护士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她带领团队的步伐也更坚定了。
在骨六科的十一年里,卢璇展现了出色的管理才能和人才培养理念。她深知团队的力量,积极营造学习氛围,鼓励护士们“走出去”开阔眼界、精进技能。在她的带领下,这支队伍在省市级护理竞赛中屡创佳绩,斩获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殊荣。同时,她敏锐地捕捉临床痛点,带领团队研发改进护理用具和病员服,一项项贴心的小发明,不仅提升了操作效率,更守护了患者的尊严与隐私,收获点赞无数。
2023年5月,响应医院轮岗部署,卢璇转战骨二科。“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责任。”她虚心求教,迅速融入新环境,开启又一段成长征程。
仁术匠心:在细微处创造生命奇迹
“护理的精髓,在于‘看见’——看见疾病背后那个具体的人,看见他们的痛苦、尴尬和未被言说的需求。”这是卢璇的护理哲学,更是她日常践行的准则。
2023年深秋,112岁高龄的徐婆婆因跌倒导致右股骨粗隆间骨折——这种“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对高龄且心肺功能衰退的患者而言,手术风险极高,康复艰难。骨二科医护团队迎难而上。“我们迅速启动多学科护理会诊,精心制定周密的中西医结合围术期方案。”卢璇回忆道。在护理团队全程精细化守护和多学科协作下,奇迹诞生:术后仅九天,徐婆婆平安出院,全程实现“0并发症”!家属热泪盈眶:“你们用医者仁心和亲人般的照护,让我们在伤痛中看到了希望。”
某天医护查房时,一位术后女性患者面露难色,欲言又止。卢璇敏锐地捕捉到这份尴尬,轻声询问下,患者才袒露心声:“手术时衣服都得脱掉,感觉特别不好意思。”这轻声诉说,触动了卢璇,“护理的关怀,不仅要疗愈伤口,更要抚慰心灵,守护尊严。”
她立刻行动,查阅资料、绘制草图、反复沟通试用……最终,一种设计巧妙的“纽扣式病员服/裤”诞生!关键部位采用方便开合的纽扣设计,既满足医疗操作需求,又最大程度保护患者隐私。“以前总担心走光,现在心里踏实多了!”首位试穿患者的释然笑容,让卢璇深感欣慰:“护理的温度,就藏在这些细节里。让病痛中的人保有尊严,同样是康复的力量。”
从新出发:擘画护理未来新图景
卢璇从未停止自我提升的脚步。她曾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进修,2020年取得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硕士学位,2022年晋升主任护师,不久前她又受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及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
“东莞好医护”的荣誉,于卢璇是认可,更是鞭策。“这份荣誉属于团队,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她目光坚定,“护理事业,是终身学习的马拉松,永无止境的攀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面向未来,卢璇的目标清晰而充满力量:
更倾力于“传帮带”,凝聚团队智慧,锻造一支技术精湛、协作高效、富有温度的“硬核”护理尖兵;
积极引入AI临床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大力推进智慧化病房建设,探索“智慧医疗+人工智能”延续护理新模式,打通专业护理到家庭“最后一公里”;
着力打造关节与运动损伤护理亚专科护理团队,深度融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与中西医结合护理精髓,优化临床路径,助力患者实现更快速、更优质的康复;
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创新源泉,持续研发实用护理用具;制作通俗易懂的专科科普视频,聚焦运动损伤防护、关节保健、中医调养、老年人如何远离跌倒等科普知识,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荣誉是起点,不是终点。”卢璇的话语掷地有声,眼中闪烁着共产党员的赤诚与护理人的执着,“我将永葆初心,精研专业,用专业守护生命,用温度传递希望。护理这条路,我将坚定走下去,为更多患者撑起生命的保护伞!”
她的身影,依旧忙碌穿梭于病房。那袭白衣,是患者心中最安心的色彩,也是仁心与匠心的无声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