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东莞市“医保护航 健康到家”公益服务活动正式启动。这场跨越夏秋两季的惠民行动,将深入全市50个典型村(社区)开展公益服务,旨在把医保政策与健康知识精准送达群众家门口。

作为市医保局响应“百千万・莞一夏”暑期公益工程的关键实践,活动由市医保局牵头,联动市医保协会、各医保分局、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社区),生动诠释“百千万工程”多方协同、资源下沉理念。通过整合基层政府、社区组织力量,深化“三医协同”改革,构建“市-镇-村三级联动”服务闭环,让医保服务在基层扎根。
在莞城西隅社区活动现场,市医保局和莞城医保分局的业务骨干配合PPT讲解、短视频、互动答疑,将医保专业知识转化为市民听得懂的“大白话”。同时,现场开展的义诊服务活动,更让市民现场体验医保服务温度。

据了解,本次活动市医保局聚焦“一老一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灵活就业群体,依托“百千万工程”深化基层服务的务实举措,通过三大举措打通政策落地链:资源高效统筹:按需调配市级专家资源,定向投放慢病管理、儿童保健服务包;基层广泛动员:培训社区工作者成为“医保明白人”,延伸服务触角;服务精准下沉:针对不同社区需求定制内容——外来人口聚集区侧重异地就医报销,本地居民区增设粤语专场。
“老年人是医保高频使用群体,慢病用药、住院报销都是刚需。”社区负责人坦言,医保团队下沉基层,直击社区专业能力短板:一方面精准解答居民参保、门诊定点、慢病门特等疑难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家门口”政策解析,让老人真正攥紧实惠。这种“专业力量进社区”模式,正织密居民与政策间的信任纽带。

“哪怕少吃一顿饭,也一定要买医保”,蔡姨的话道出了群众对医保的重视。在她看来,“买保险就是买份安心”,她感慨道,与其等真有困难时寄望于众筹,不如提前做好保障。蔡姨从 1997 年就开始给孩子买保险,如今孩子单位有医保,她仍坚持补充商业险。老人对保险的重视和长远考量,如一股暖流,让医保宣传现场更添几分烟火气与真实感。

这场 “医保护航 健康到家”活动,正以务实的行动传递“医保为民”的理念,让惠民政策和健康教育精准送达群众身边,为东莞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