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自古以来
便是高洁、坚韧的象征。
肇庆市广宁县作为“竹子之乡”,
竹子已融入到城市的每一寸肌理。
△图源 广宁发布
近年来,
广宁县大力推进县城绿化美化工作,
县城处处都是“竹系风景”,
竹子成为最亮眼的元素,
为城市增添了
独特的生态韵味与文化底蕴。

为提升县城的生态品质与景观效果,
广宁县园林管理所
在县城多条主干道精心布局,
种植了丰富多样的观赏竹子。
在高速出口至县城区的主干道、广宁大道、东环路、中华西路等重要路段,广宁县园林所工作人员精心挑选并种植了50000多株观赏竹子。


△以上为罗汉竹

△以上为佛肚竹。以上3图源 广宁发布
在东环路、中华西路及沿河路等
城市主干道,
青皮竹、毛竹、罗汉竹、黄金间碧竹、
黄金佛肚竹、刚竹、琴丝竹
等观赏竹依地形和空间巧妙布局,
形成层次丰富的绿色景观带,
让过往的行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毛竹

△竹韵公园佛肚竹。江先梅 摄
同时,在竹海公园也新栽种了巨龙竹、黑竹、花撑篙竹、花粉麻竹等观赏品种竹子,共计700丛。
公园内,从华南植物园引进的45个珍稀竹子品种与38个乡土竹子品种和谐共生,全园合计新种植各种竹子50000多株。




△图源 广宁发布
漫步其中,
各类珍稀竹子品种争奇斗艳,
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相互映衬,
将广宁“竹子之乡”的美誉
展现得淋漓尽致。
△江先梅 摄
广宁县还注重在公园、道路旁
布置与竹子相关的文化载体。
竹海公园内,
描写竹子的诗词石刻点缀其间,
漫步其间,
能感受到浓厚的诗词雅韵。




△以上4图源 广宁发布
结合广宁的土壤特点,在广宁的公园和部分地段合理布置一些竹子植物,并引进了华南植物园的珍稀品种,打造具有广宁特色的竹子景观,擦亮竹子之乡品牌。

△佛肚竹。江先梅 摄

△龟甲竹 。江先梅 摄
未来,广宁县园林所
将进一步推进县城绿美建设工作,
持续在适宜路段增加竹子及
其他绿植的种植,
丰富城区绿化层次与色彩,
让绿色成为县城的主色调,
继续建设具有广宁特色的
竹文化公园、竹文化景观,
提高城区的绿化景观效果。

△广宁上林村。肇庆发布廖文奕 摄

△广宁竹海。肇庆发布廖文奕 摄
2023年6月,广东省提出了“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省委“1310”具体部署,其中提到,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上取得新突破,为广东更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广宁县大力推进县城绿化美化工作,
是肇庆全力推进
绿美肇庆生态建设的缩影。

近年来,
肇庆市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从城市的主要道路、重点区域,
到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城市绿化建设扎实推进,
增进群众绿色福祉。
城市美了,老百姓乐了!


△资料图。以上2图来源 肇庆人民城管
肇庆还积极探索
生态文明建设肇庆路径,
让绿色始终成为
肇庆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持续发力植绿护绿扩绿,
让“山湖城江”魅力进一步彰显。

△波海公园。张晓华 摄

△鼎湖山。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西江1号摄
山水相融绿意环城、
一湖两峡三山多园……
翻开生态画卷,
如今的肇庆,
展示着令人陶醉的绿意。
△植建麟 摄
今年,我市还印发了《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十大愿景》,号召全市上下齐心协力,驰而不息,共筑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生态屏障。
肇庆坚持全民参与,动员群众共筑美丽家园,注重科学方法,实现“月月有树种”;聚焦群众常去之地,见缝插绿,以点带面扩绿;加强护绿,全面落实林长制,保护古树名木。

△位于肇庆市怀集县的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梁小明 摄

△肇庆山脉连绵,绿意盎然。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勇强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通报,对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
其中,肇庆市自然资源局端州分局、肇庆市生态环境局广宁分局、肇庆市高要区小湘镇汉塘村村委会、封开县金装镇望高村村委会等集体入选名单。详情<<

△肇庆市高要区小湘镇汉塘村委会新围村,青山秀水,风光如画。李杰 摄

△封开县金装镇望高村开展“一村千树”产业,处处生机盎然。梁小明 摄
肇庆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
更加昂扬的斗志、更为务实的作风,
加快把绿美肇庆生态建设的
“愿景图”变为“实景图”,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肇庆,
为市民群众建设
推窗见绿、行路成荫、四时常绿、
处处皆景的美好家园。

△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梁亮 摄

资料来源:广宁发布 绿色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