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兴趣爱好会分散学习精力,但有时恰恰相反——健康的兴趣爱好是缓解压力、激发创造力的‘加油站’。”王依雯说。
今年参加高考,总分655分的王依雯,刚刚走出粤华学校的校园。这次考试她的高考省排名比中考市排名进步了224名,她心仪的大学是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她说,作为一名经历过学业压力、探索过兴趣与学业的平衡,最终取得让自己满意成绩的“过来人”,她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掌握学习技巧、应对压力的个人心得和体会。
兴趣爱好:学习路上的“加油站”
很多人认为兴趣爱好会分散学习的精力,但有时也会恰恰相反,王依雯认为健康的兴趣爱好是缓解压力、激发创造力的“加油站”。
比如她在高三繁重的学习生活中,就会利用空余时间看一些杂志,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也扩展了自己的视野,了解外界的世界。她还会在偶尔心情不好时画画,通过这种方式适当放松自己的心情。
学习技巧: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
王依雯还分学科地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技巧。对于语文,她觉得要多多积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例如,读一篇优质文章(南方周末,人民日报时评、经典文学片段),摘抄金句;作文训练时,注意立意方向,不要偏题,竭尽所能补充事例。注意多尝试几种写作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种。
数学她认为需要“理解+刷题”。公式推导过程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尝试自己推导一次公式,理解底层逻辑;刷题分阶段:基础题→中等题→难题,优先攻克薄弱章节,避免盲目挑战高难度题。
对于数学,她建议先把最薄弱,最底层的根基补好,再一层一层往上刷题,而不是无脑刷套卷。
英语,她建议多背诵多积累。英语无法偷懒,必须多背诵单词语法以及作文好词好句:“我起初的英语不算好,想提分,最主要的就是记忆单词,做题时将整道题翻译并理解意思,从而快速回答正确。”
为了让学弟学妹避免踩坑,她总结了自己遇到的坑,希望大家绕行:
1.拖延症陷阱:不要等“状态好”再学习,设定固定学习时间,强迫自己开始,状态会随着行动改善。
2.盲目刷题:不总结的刷题只是重复错误,务必先梳理知识点框架,再针对性练习。
3.熬夜学习:效率极低且伤害身体,保证每天7小时睡眠,白天高效利用时间。
4.过度比较:他人的进度不代表你的失败,按自己的节奏稳步前进,定期复盘即可。
面对压力:学会与压力共处
压力是成长的常态,但过度焦虑会拖垮身心。王依雯的压力应对策略是正视压力:压力≠失败,将压力视为身体提醒你“这件事很重要,值得全力以赴”的信号,而非“我即将失败”的预警。
生理调节:运动+呼吸法。焦虑时做10分钟高强度运动(如跳绳、深蹲),分泌多巴胺缓解情绪; 深呼吸:吸气4秒,屏住2秒,呼气6秒,重复3次,快速平静大脑。
心理暗示:拆分目标,面对大任务时,将其拆解为“可完成的小步骤”,每完成一步给自己积极反馈,如奖励自己一杯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