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潮评|湾区协同:东莞文旅向“输出化”跃迁
东莞+ 2025-07-06 19:28:28

最近记者在东莞文旅的活动现场采访时,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各受访者不约而同提到了一个词:“湾区协同”。从跨区域精品线路策划,到港客北上热潮承接,从文旅IP联动到产业生态圈共建,可以明显感觉到,一场以“输出化”为内核的湾区文旅协同大文章正在东莞书写。这种协同看似是对地理空间的整合,其实更深层的是对产业价值、文化认同与创新势能的系统性重构。

东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但传统认知中更多被视为“通道型城市”。业内人士的表达共同指向的“智造研学走廊”“伶仃洋滨海度假带”等跨区域线路,是将东莞的区位优势转化为“文化价值输出”的关键举措。比如有观点提出的“中国智造魅力展示窗口”,恰与东莞“国际制造名城”的产业基底深度契合。同时,虎门炮台旧址公园以5A级景区标准升级,将海防遗址与智造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觉醒之门+创新之城”叙事逻辑,这正是东莞从地理节点跃升为文化价值输出的典型实践。

“湾区周末IN东莞”品牌的推出,标志着东莞从被动承接湾区流量,转向主动构建客源共享网络。东莞文旅主动走出,在香港西九龙站开设影像展,并发布东莞相关旅游路线,不仅吸引港客北上,更通过“一程多站”模式将东莞嵌入大湾区旅游闭环。数据显示,2024年东莞接待的游客中,大湾区客源占比显著提升。这种协同绝非简单引流,而是通过跨区域旅游线路、“湾区周末”的概念,甚至是“莞铜文旅专线”等跨省合作,将大湾区协同网络延伸至更广阔腹地,甚至省外,形成“湾区核心+区域辐射”的双层价值网络。

在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期,东莞正以跨区域精品线路建设为抓手,突破“通道城市”的固有定位,向“文旅价值输出”全面跃迁。东莞文旅未来将引入香港科学园运营经验、借鉴澳门“旅游+体育”模式,凸显东莞对湾区先进要素的整合信心,推动湾区先进要素本土化应用。

更值得关注的是,东莞正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统领,深化文旅体融合,集中资源打造高品质“展演节赛”,创新“展演节赛资产化”路径:依托龙舟赛、篮球IP开发跨省主题线路,将文体流量转化为旅游消费。既激活传统文化IP,又创造跨区域消费场景,形成“湾区创意+内地资源”的要素配置新模式。

东莞深化湾区协同的本质,是通过“输出化”战略实现三个跃迁:从城市旅游向区域价值跃迁,从要素集聚向生态赋能跃迁,从活动合作向制度创新跃迁。这种协同既需要“硬联通”的持续发力——如莞港高铁半小时通达,更需要“软连接”的深层突破——包括文化认同培育、标准体系共建与治理机制创新。让文旅资源在流动中增值,在协同中裂变,实现从地理节点到价值枢纽的跳跃。

文字:王红林 图片:王红林 编辑:戴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