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伊始,爸爸妈妈牵着我的手,走进东莞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阳光洒在青灰色的屋檐上,好像在诉说着很久以前的故事。就在这里,我遇见了一颗藏在历史深处、却永远炽热的“东莞红”。
穿过写着“虎门销烟”的牌坊,两座长方形的销烟池静静躺在树荫下。池水虽然已经干涸,但我仿佛看见186年前,林则徐爷爷在这里指挥着销毁237万斤鸦片。和我想的不一样,他没有直接用火烧,而是聪明地发明了“海水浸化法”!把鸦片和石灰倒进池子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鸦片像坏东西遇到魔法一样消失了。当时围观的外国观者们都忍不住鼓掌,夸中国智慧了不起!
走进展厅,锈迹斑斑的大炮,不平等条约的复刻文本,还有黑白照片里人们难过、无助的眼神,看得我鼻子酸酸的。可当我走进纪念品商店,眼前突然亮起一片“中国红”!货架上摆满了“复兴号”高铁模型,金色的车头闪着光。导购阿姨笑着说:“这些可都是东莞的工厂做出来的!现在我们的高铁不仅跑得最快,还出口到好多国家呢!”我忍不住踮起脚尖仔细看,原来曾经被欺负的虎门,现在变成了“智造之都”!
走出博物馆,阳光暖暖地照在脸上。远处,虎门大桥像一条银色的巨龙横跨江面,来往的汽车就像彩色的小蚂蚁;近处,街边的奶茶店里飘着香甜的味道。爸爸指着不远处的高楼说:“这些都是东莞人用双手建起来的,就像当年林则徐爷爷销毁鸦片一样,靠的是不服输的劲儿!”
看着博物馆门口“海纳百川”四个大字,我突然明白了:那些过去的伤痛,就像种子埋在泥土里,长出了今天的参天大树。从被打开的国门,到走向世界的高铁;从硝烟弥漫的销烟池,到充满科技感的东莞城,这颗藏在虎门的“红心”,一直在告诉我们:要记住过去,更要用智慧和勇气创造未来!我暗暗握紧拳头,等我长大了,也要像东莞的叔叔阿姨们一样,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东莞市常平新朗小学 三年级 2班 李毅涵;指导老师:李海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