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是不是还得再挨一刀?”这是骨折小伙子小颜最担心的问题。
几天前,他不慎跌倒,左肘部重重着地,疼得动弹不得。到高埗医院一查,确诊为“桡骨小头骨折”,关节面塌陷严重,必须手术。但传统手术需要植入金属内固定物,等骨头长好后,还得二次手术取出,想到要经历两次开刀,小颜心里直打鼓。
然而,这次他幸运地赶上了“微创技术”的快车。高埗医院骨科团队为他实施了“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只用2枚特殊的“小螺钉”就稳稳固定了骨折部位。更神奇的是,这些螺钉会在骨头愈合后自动“消失”,无需二次手术。
微创技术的“杠杆力量”
桡骨小头骨折是常见的肘部损伤,传统手术用金属螺钉或接骨板固定,但金属物可能影响关节活动,甚至导致磨损。更麻烦的是,患者康复后还得再手术取出螺钉,多受一次罪。而“可吸收螺钉”由聚乳酸材料制成,强度足以支撑骨折愈合,随后逐渐被人体吸收代谢,最终“无痕消失”。
骨科主任黄崇友打了个比方:“就像用冰棍搭桥,过河后冰化了,桥也不留痕迹。”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精准植入螺钉必须完美匹配骨折形态,术中借助高清透视设备,医生像“修表匠”一样精细操作,确保螺钉“一步到位”。
患者:少挨一刀,多一份安心
“现在医疗技术真是越来越贴心了!”术后小颜恢复顺利,笑着说:“早知道这么简单,我就不用吓得好几天睡不着了!”小颜的感慨道出了许多患者的心声。据医院统计,近年来可吸收内固定手术占比提升20%,尤其受到年轻患者的青睐。
黄崇友介绍了关于“可吸收螺钉”的3个知识点:材料黑科技:螺钉不是金属,而是由生物相容性聚乳酸(90%)和羟基磷灰石(10%)的共混物制成,降解产物对人体无害,最终通过呼吸和尿液排出;时间魔法:通常12-18个月完全吸收,恰好是骨折愈合的周期;适用于非承重部位的骨折固定,但严重粉碎性骨折仍需传统方案。
从“开大刀”到“微创无痕”,医疗进步的每一步都在改写患者的体验。正如黄崇友所说:“医生不仅要治好病,更要减少治疗的‘代价’。”而这枚小小的“会消失的螺钉”,正是医学温度与技术深度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