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望牛墩朱平沙村走出了一条“产村融合”的新路子,通过产业发展与环境升级“双轮驱动”,精心书写“三年初见成效”的精彩答卷,努力绘就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的振兴新图景。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东莞市特色精品村”等称号。
集体经济向“新”发展
在凯德新能源的全自动化生产车间里,一节节电池由全自动化流水线运输,机器臂灵活地操作着;在建文洗涤全自动立体仓库里,叉车来来回回,马不停蹄地装载出货……近年来,一批优质企业相继落地投产,成为朱平沙村产业兴旺的生动缩影。
朱平沙村坚持产村一体化发展思路,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依托科技产业园、临港产业园集聚空间,加快推动一批新能源、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高新产业落地投产;同时,全力推进旧厂房盘活改造利用,整合约60亩村集体厂房物业及边角闲置地作为集体土地“工改工”储备建设用地,推动集体物业向“新”发展。
为持续优化辖区内营商环境,切实做好服务企业工作,朱平沙村将建设水陆联运散货码头,进一步缓解陆路运输压力,降低企业物流运输成本;在科技产业园区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套设施,供企业人才居住及园区商业使用,提升园区生产生活质量;整合村中闲置地,新建一处停车场和超充站停车场,完善产业园周边配套。
乡村建设向“美”而行
走进朱平沙村,古树、湿地、碧道,构成一处处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水生态空间,诗意般的水乡风光映入眼帘。
朱平沙村坚持“规划先行”,成立乡村绿化专项小组,科学编制“乡村绿化作战图”,统筹推进全域绿化。“一村一图、一域一景”,深植于朱平沙村近年在绿美建设上的一系列有效作为中:大边海河岸开展综合治理,以“微改造”焕发“大生机”,形成水乡风韵风貌带;扎实推进绿美“十个一”建设,打造绿美乡村建设典型村;培育20户典型户,推进“美丽庭院”典型街建设;镇内首家“花卉超市”开门迎客,推行花卉“以旧换新”,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以“绿”为笔,向“美”而行,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不停歇”,宜居宜业乡村建设“正当时”。接下来,朱平沙持续推动绿美生态发展,计划在河岸公园、边海横沥涌河岸种植约400棵树木,整合约11亩闲置地,将其打造成绿美公园,以生态之“美”扮靓乡村底色。
乡村文化多元共享
记录乡村蜕变的村史馆、童趣十足的儿童友好公园、寓教于乐的法治主题公园、书香四溢的农民公寓城市阅读驿站……这一个个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落成正是朱平沙村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注脚。
夜幕降临,朱平沙文化广场和农贸市场旁夜市街的灯火渐渐亮起。球场上,少年们挥汗如雨;舞台上,火柴盒音乐会唱响奋进的旋律;夜市里,烟火气中的美食治愈每一个夜晚。朱平沙村的每一面,都精彩纷呈。
同时,朱平沙村一直绵延着端午节传统文化习俗——龙舟竞渡活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龙舟健儿齐聚一堂,上演了一场充满传统韵味的游龙盛景。他们奋楫争先、劈波斩浪,上演“速度与激情”,展现朱平沙人的团结与活力!
站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接下来,朱平沙村将继续锚定目标、乘势而上,做强产业、做美乡村、做优生态,在产业引领和水乡风韵上继续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续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