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本该是活力四射的年纪,湖南少年小祺(化名)却在3个月前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因“直肠穿孔、直肠坏死、乙状结肠-直肠内异物”导致严重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脓肿、肠梗阻”,他在当地医院紧急接受了“直肠切除术+结肠造口术”(俗称“人工肛门”)。他的腹腔污染极其严重,后不得不在ICU监护治疗了一段时间。带着腹部造瘘口的生活,给这位花季少年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心理负担。在东城医院普外科的帮助下,通过经脐免气单孔腹腔镜下乙状结肠还纳术+腹腔粘连松解术,帮助小祺实现了微创手术“关闭”造瘘口,恢复正常生活的愿望。
自主研发微创术核心技术
小祺正在手术中
6月中旬,小祺和家人千里迢迢从湖南来到东莞东城医院普外科,迫切希望通过微创手术“关闭”造瘘口,恢复正常的生活。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普外科陈新主任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决定运用团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免气单孔微创术(该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为小祺解决难题。6月25日,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普外科团队为小祺顺利实施了经脐免气单孔腹腔镜下乙状结肠还纳术+腹腔粘连松解术。
核心优势突出,实现复杂重建
手术仅在小祺的肚脐正中切开一个约4厘米的小口(术后疤痕隐蔽),置入了普外科团队自主研发的核心“武器”——免气单孔装置(含悬吊拉钩)。这套装置无需向腹腔内充气,插入腹腔镜后即刻提供了极其清晰、稳定、无烟雾干扰的手术视野。
术中发现情况比预想的更棘手:乙状结肠远端被严重粘连包裹固定,整个盆腹腔粘连广泛。在免气单孔提供的绝佳视野下,经验丰富的陈新如同在开放手术中一样,细致且安全地松解了所有粘连。
粘连解除后,团队成功地将造瘘口处的近端乙状结肠还纳回腹腔,并精细地完成了乙状结肠与直肠的吻合,重建了肠道的连续性。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成功实现了微创下的复杂重建。
术后恢复良好,即将重返校园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陈新感慨道,“像小祺这样腹腔粘连如此严重的患者,传统腹腔镜手术视野受限、操作困难,我们开展的免气单孔技术,凭借无气无烟、视野清晰、操作稳定的核心优势,为复杂危重病例提供了安全、高效的微创解决方案。”
术后第一天,恢复良好的小祺下床行走,并且能够自行解大便。预计一周左右,他就能康复出院,顺利重返校园,拥抱本应属于他的青春生活。
术后,小祺尝试下床行走
“看到小祺能重获健康,是我们医者最大的欣慰!”陈新表示,他们的目标就是让这项技术能够造福更多像小祺这样的患者,无论病情多复杂,他们都将努力提供更安全、更微创、更省钱的最佳治疗方案。
目前,东城医院普外科团队自主研发的免气单孔装置已成功实现专利转化并量产投入临床。该技术不仅成功应用于小祺这样的高难度结直肠手术,更在甲状腺、阑尾、疝气、胆囊及妇科等各种微创手术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手术应用正不断向更复杂、更深层次拓展,不断实现微创外科免气腹领域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