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最近热播的《长安的荔枝》剧中,一部“唐代物流史”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古人费尽心思才将荔枝从岭南送往长安。如今谢岗也正上演着现代版《长安的荔枝》,不同的是,谢岗荔枝运往全国不仅只需要一天,耗费的也不再是昂贵的万贯铜钱。
临近夏至,蝉鸣荔熟。银瓶山脚下的谢岗,一如既往地上演着“红云几万重”的壮美景象。凌晨5点半,天刚蒙蒙亮,果农林文标与他的工友们便开始了采摘荔枝工作。这个时候采摘的荔枝整体温度偏低,在保鲜方面会更好一点。
三四个小时后,近1000斤荔枝便已采摘完毕,随着荔枝的逐渐成熟,接下来,林文标果园的荔枝采摘量和订单量也会逐渐增加。得益于银瓶山得天独厚的环境,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在这里出产的“谢岗荔枝”皆是皮薄色红、肉厚核细、香甜爽脆的精品。
采摘完后,与时间赛跑的挑战正式开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早在千年以前,诗人白居易便道出了荔枝保鲜的难题。那么“谢岗荔枝”是如何实现从“枝头鲜”到“全国甜”的呢?
早上10点,在预冷仓库内,果农们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将荔枝进行分拣、冷藏包装,一般分为5斤和10斤两种包装,打包好的荔枝整体温度大约都在10℃以下。目前,林文标所售卖的荔枝有桂味和糯米糍两个品种。
现代冷链技术与物流的发展,构成了荔枝“保鲜革命”的坚实基石,是其“鲜”抵千里的生命线。中午12点,在谢岗镇南面村驻点的物流工作人员便已驱车来到林文标的果园,现场协调处理物流方面的衔接问题。
得益于顺丰、京东等头部物流平台推出的“冷链保鲜+多式联运”物流升级方案,当日傍晚时分,当广州、深圳的市民忙碌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后,离开枝头不超过12小时的“谢岗荔枝”也已送达;次日早上,同一批“谢岗荔枝”也已送到北京、上海、江浙等地区顾客的手上。
不用快马加鞭,不用一掷千金,从“枝头鲜”到“全国甜”已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一颗颗凝结着银瓶山水滋养的“谢岗荔枝”,正搭乘现代物流的东风飞往全国各地——这既是物流技术革新的胜利,也是“谢岗荔枝”走向全国的生动注脚。(何泳)
相关新闻
谢岗荔枝运用气调保鲜技术破解运输难题
常温锁鲜72小时
本报讯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的千古名句,写尽了荔枝的鲜美诱人,也道破了它千年不易的保鲜困局。如今,东莞市腾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科技创新,采用气调保鲜技术,可在无冰无冷链条件下,72小时内荔枝风味仍未有太大变化,大大地提高了保鲜时效,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荔枝,从“奢侈品”悄然变身百姓餐桌上的“亲民鲜果”。
东莞市腾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智凯现场展示了直观的对比:“看,这是普通常温放置3天的荔枝,基本已经干枯失水。而这是我们用保鲜箱存放3天的荔枝,色泽鲜亮,饱满水润,就像刚从树上摘下来一样新鲜!”
据了解,新款环保保鲜纸箱以“谢岗荔枝”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东莞第一峰”银瓶山、荔枝插画及荔枝品种介绍等文化元素为设计灵感,并通过“黑科技”解决荔枝运输半径受限、损耗高、保鲜难等核心问题,实现荔枝从“枝头”到“舌尖”的新鲜旅程得以大幅延长,让曾经“飞骑传送”的奢侈品,成为千家万户触手可及的“亲民鲜果”。
刘智凯说:“新款环保保鲜纸箱的保鲜秘密,就浓缩在箱体上的这两个智能气调窗口。它们能精准调控箱内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比例,有效抑制荔枝的呼吸作用,从而实现超长保鲜。”
这项常温保鲜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是科技赋能农业的典范,也为生鲜农产品的保鲜、流通和品牌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有了这项“黑科技”护航,“谢岗荔枝”正以更新鲜的品质、更经济的路径,加速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这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极致鲜味的需求,更将为荔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的“谢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