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溪快评 |接住荔枝流量 留住文化乡愁
东莞+-长安视窗 2025-06-27 18:31:16

这个夏天,荔枝成了妥妥的顶流。边吃荔枝,边看热播剧《长安的荔枝》,是当下最时髦的事了。《长安的荔枝》爆火,长安的荔枝同样红火,一颗颗饱满多汁、爽脆酸甜的荔枝让更多人了解到“千亿镇”的更多面,经济、生态、农业碰撞出火花,构建更多新质生活场景,立体呈现长安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新画卷。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由“四美”之一的杨贵妃加持,杜牧这首诗,画面感如此之强,最终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诗,可谓顺理成章。而著名作家马伯庸,据此事件进行创作,阐发大历史下的细微脉络、小人物故事,《长安的荔枝》一书也是颇有影响力。前面有了良好的铺垫,到了电视剧《长安的荔枝》,也就具备热播的潜质。如此一来,在“荔枝季”观赏和讨论热播剧,流量的冲击力是显见的。今年夏天,“荔枝”必然是一个高流量IP。

看《长安的荔枝》,吃长安的荔枝。虽然此长安非彼长安,但是,包括长安在内,东莞的确是荔枝的主产区之一,应该很好地接住这一波流量,顺势利用好这波流量。当前,荔枝大丰收,广东开展荔枝销售助农活动,东莞组织网络大V等组成“助荔天团”,走进东莞荔枝果园,推动东莞荔枝由产量变流量、以流量换销量。与此同时,东莞联合广铁集团,举办“乘高铁品荔枝进莞来”文旅主题活动,诚邀高考学子进莞来品美食、玩潮玩、游美景、享文化。各方深切地感受到,趁着这一波“荔枝流量”,各项举措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肯定不仅仅是帮助荔农卖荔枝,而是将荔枝打造成一张城市名片,利用这一名片做好更大的城市形象营销文章。

是的,这是一颗“文化荔枝”,这是一缕城市乡愁。剥开一颗荔枝,丝丝清甜入口之际,你或许会沉吟良久:这不是贵妃手中的荔枝,但其间,一定携千百年来的文化基因,从杜牧到苏轼、从古到今,一代代国人啖着荔枝、吟着古诗,精神生命才得以滋养和更新。于此,人们身处喧嚣都市,在高楼大厦中啖荔吟诗,好像走过了一段文化归乡之旅。此长安非彼长安,但,一颗荔枝,让此长安梦回彼长安。在湾区智造之都、“千亿镇”的炫酷容颜之下,打好“文化荔枝”这张牌,让广大市民、创新人才在摘荔品荔中感受“新质生活”的丰富层次,回味厚重绵长的文化乡愁氤氲,同时让外界了解一个活力、生态、烟火气包裹下的不一样的长安,这就是极好的。

啖长安荔枝、品文化乡愁,魅力小镇等你!

文字: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