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国家课程真正“活”起来?刘希娅东莞开讲课改新思路
东莞+ 2025-06-21 21:21:37

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重点任务五大行动,课程方案如何转化落地?国家课程如何高质量实施?6月21日,2025年塘厦镇“大先生”四季讲坛“夏研・明行”活动盛大举行。此次活动聚焦教育前沿理念,邀请到全国知名教育专家、重庆市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刘希娅为塘厦镇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塘厦镇副镇长李勇辉、教育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辖区内各中小学校长、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等300余人汇聚一堂,开启这场意义非凡的教育探索之旅。

活动伊始,刘希娅深入塘厦第二实验小学,听取学校介绍,对学校的办学思想与思路、校园文化与内涵、办学特色与成果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诊断、点评。在诊断过程中,刘希娅书记凭借其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精准地指出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改进建议。

在全体教师见证下,塘厦镇副镇长李勇辉向刘希娅颁发“四季讲坛导师证书”,标志着塘厦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计划进入新阶段。据了解,“大先生”四季讲坛作为塘厦镇精心打造的教师专业成长摇篮,自今年3月启动首场“春启・明智”活动,邀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教授带来示范课与专题报告,在当地教育界掀起理念革新热潮后,此次“夏研・明行”活动更是聚焦实践,以“明辨教育方向之智,践行课堂变革之力”为宗旨,紧密呼应教育部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部署,承载着塘厦教育人对教育创新的不懈追求。

课程变革:让国家课程“活”在学生成长里

仪式结束后,刘希娅带来了主题讲座《学习方式变革 让国家课程高质量落地实施》。在讲座中,刘希娅围绕主题,从学习发生机制、学习方式变革和谢家湾小学实践效应等方面,分享了谢家湾小学十几年的课改实践经验。她强调,高质量落地实施国家课程是每一所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并从实践视角生动阐述了学习方式变革的必要性。刘希娅指出,传统的学习方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难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尤其是新中高考侧重核心素养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背景下,学习方式必须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

为了让参会者更好地理解学习方式变革的内涵,刘希娅频频向大家抛出问题,与参会者展开互动交流。现场氛围热烈非凡,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她介绍,谢家湾小学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校内实行长短课结合的教学模式,长课60分钟、短课20分钟,没有上下课铃声,这种灵活的课程设置打破了传统教学时间的束缚,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自身的学习节奏更好地安排学习。在课程设置上,孩子们用70%的时间完成学科课程任务,剩下30%的时间用于参加社团活动和跨学科专题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学校还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多方面创新,包括国家课程规范化,杜绝占时上课、违规补课、划分主科副科等行为,确保各个学科均衡发展;地方课程本土化,结合当地特点开设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校本课程多样化,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整合校内外资源,引进家长和社会各界人才进入课堂。

讲座中,刘希娅书记还特别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她认为,要探索降低生师比,加强编制保障,配备充足的师资。在新课程背景下,新高考新中考导向下,教师需要大量时间深入进行专业研究,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迁移转化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等。同时,还要给予教师充分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家国情怀、职业理解、课程教学、育人策略等方面。

此外,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也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教师在自我成长中消解职业倦怠感。刘希娅以谢家湾小学为例,分享了学校在教师管理和引领方面的经验。她说:“谢家湾现在的临聘老师占了一半。谁说临聘老师就比正式老师要差一些呢?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管理和引领。我们有大量的临聘老师去参加赛课,都是第一名,赛完就被别人挖走了,挖走了之后,我们又有老师去赛,又是第一名。这个老师挖走了,换了一个区,他就再也没得过第一名。”这充分说明了科学的教师管理和引领机制能够激发教师的潜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互动交流环节,参会老师们积极踊跃,纷纷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向专家提出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针对现场老师提出的小班额教学、班主任激励方法等问题,刘希娅都一一进行了耐心而细致的解答。她的回答深入浅出,结合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论,让老师们深受启发。“在谢家湾小学,孩子们脸上洋溢的发自内心的笑容,是文化熏陶出来的,不是排练出来的。”塘厦镇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温学深在互动环节分享感悟,“学校像‘伊甸园’一样以孩子为中心,教师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这种生态让我深受触动。”“谢家湾小学的教室没有讲桌,老师与孩子交朋友,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没有距离感,这传递的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非常触动我。”塘厦镇一高中老师在听完讲座后,难掩激动之情,谢家湾小学在如何激发每一个孩子的自信心、发展潜能,保护孩子们的个性,又兼顾孩子们的成绩这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在今后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她将把学到的相关教育理念应用到实践之中,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教育共鸣:塘厦教育“夏研”新起点

纵观整场活动,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教育者们眼中的光芒。正如刘希娅在结语中所说:“好的教育要让每个孩子眼里有光。”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教育者自己眼中有光。从重庆到东莞,从谢家湾到塘厦,这场关于教育本质的对话正在更广阔的土地上延续。在荔枝满枝的盛夏,我们见证的不仅是一场教育研讨,更是一次教育信仰的传递。当东莞的教师们带着“取消讲台”“重组课表”的思考返回校园,当“让学习真实发生”的理念在更多课堂落地生根,这场“夏研·明行”活动的深远影响才刚刚开始显现。

在教育改革中,教师是关键力量。“大先生”四季讲坛是广大教师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搭建的重要平台。此次“夏研・明行”活动既呼应着教育部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也承载着塘厦教育人对美好教育未来的不懈追求。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下,东莞教育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从“春启·明智”到“夏研·明行”,塘厦镇“大先生”四季讲坛正在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教师成长体系,为“学有优教”的东莞教育蓝图注入持续动力。

 

文字:温梦玲、金媛媛 图片:温梦玲、金媛媛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