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红,教育新。6月20日,东莞市大朗镇新民小学第二届“本土荔枝文化融合课程”研讨活动火热举行。依托校园内上百棵百年老荔的独特资源,学校以“新民齐心绘荔景,融合新韵谱华章”为主题,通过艺术展演、创意集市、特色课堂等形式,全景呈现了“以荔育人、五育融合”的创新探索,为本土文化赋能素质教育提供了生动样本。
文化为核,五育并进:百年荔园焕发教育新活力
活动在激昂的醒狮表演中拉开序幕。随后的文艺汇演以“荔香启幕·校园雅韵”“青春荔梦·活力盛放”“荔脉传承·千人共鸣”三大篇章铺陈开来。舞蹈《荔枝红了》舞动丰收喜悦,朗诵《荔韵》吟咏乡土深情,班级合唱《龙的传人》激荡家国情怀……一个个精彩节目,巧妙地将荔枝文化基因融入艺术、体育、语言学习中,生动演绎了学校“本土荔枝文化融合课程”的多维实践成果。
“校园里的百年荔枝树,不仅是自然馈赠,更是活态的文化课堂和育人沃土。”新民小学校长黄映凤介绍,在教育多元融合的背景下,学校深挖荔枝承载的地域文化与历史底蕴,将其作为核心载体,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构建起“从真实问题出发”的荔枝文化融合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深厚的本土文化认同与自豪感。
黄映凤特别展示了学校精心培育的三颗“教育荔枝”硕果:“学科融合荔”:在荔枝树下开展STEAM探索,让跨学科学习在枝头“结果”;“艺术荔”:千人传唱原创童谣《新民荔枝红》,曲调融入大朗本土元素,歌词出自学生之手,唱响对家乡荔枝的热爱;“创意荔”:在文创集市中绽放奇思妙想,荔枝扇绘、粘土红荔、大朗毛线绣、荔枝蜜饮、荔枝肉DIY等作品,是童心对岭南文化的独特“解码”。
跨界融合:从课堂延伸至生活的实践场
文创集市成为学生实践的大舞台。荔枝凉茶、荔枝冰淇淋等美食飘香,展现劳动教育与科学探究的结晶;荔枝主题手工艺品、书画作品琳琅满目。学生、家长、校友共同参与的创作区,更传递着文化的代际温情。荔枝直播间则用现代科技为本土特产插上“云翅膀”,科技与文化在此交融。
精品课堂环节,林有荣与莫汝晴老师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美术+音乐双师融合课。学生们或提笔写生,捕捉红荔的自然神韵,感悟岭南风骨;或放声传唱荔枝童谣,在韵律中浸润乡土情怀。两位老师阐释了“艺术双翼”课程的精髓:美术“以形写意”,凝练乡土精神;音乐“以美育心”,激活文化认同与创造力。“当画笔勾勒荔魂,歌声传递乡情,艺术便架起了连接个体成长与文化传承的桥梁。”
从岭南佳果到育人载体,从百年荔园到天然课堂,大朗镇新民小学以“在地化”的深度探索,让这颗扎根乡土的“教育荔枝”结出甘甜育人果实。活动受到与会领导、专家的高度赞誉,认为其为本土文化教育提供了创新范例,生动诠释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之道。黄映凤校长表示,学校将持续深化课程改革,深挖本土资源,拓展融合领域,为学生创造更丰盈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