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吸金”体质再次得到印证。第三方机构显示,2024年广州活跃网店68.8万个,直播场次731万场,直播从业人数超60万人,活跃店铺数、直播销售额位列全国第一。
今年3月抖音电商“产业成长计划”发布数据显示,广州有182个产业带通过“店播”和货架等形式在该平台售货,数量居全国第一;抖音电商销量排行榜前十中,来自广州产业带的商品占据6席。
靠“店播”拿下全国第一,广州直播电商早已告别“野蛮生长”。在电商赛道上,广州上演了一出精彩逆袭。抢抓数字经济和直播经济的发展机遇,广州更是“乘风而上”,推出重磅新政,推动直播电商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全球“直播电商之都”。
近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商务局印发了《广州市关于推动直播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传统商贸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计划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直播电商头部企业,力争到2027年,助推100个传统专业市场完成数字化转型,全市直播带货达人突破10万人。
重构直播生态 日均直播带货品类超100万种
作为千年商都和现代国际商贸中心,广州直播电商产业规模领先全国,2024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突破3000亿元,直播企业注册量达4.3万户。
在产业生态上,广州人、货、场资源富集,供应链体系庞大,拥有510家传统专业市场,形成了涵盖服装配饰、美妆日化、食品饮料10多个优势产业集群。独步全国的专业市场规模,形成了广州在直播电商领域最强大的货品竞争力。来自专业市场的主播们,比头部主播更懂客,也更懂货。
“特别是在化妆品产业领域,广州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生产企业,年产值超1000亿元,打造出‘广州美妆’特色产业带。由此,形成了以数字赋能商都基因的直播电商‘广州样本’。”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易兆会透露,目前全市日均直播带货品类超100万种。
统计数据显示,全市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比重,从2019年13.9%提升至2024年27.8%,直播电商已成为传统商贸业数字化转型重要途径和手段。
当前,直播电商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期。易兆会表示,广州坚持规范和发展并重,既要引导直播电商行业规范发展,各参与主体合规经营,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要培育直播新业态、新场景、新动能,把握新发展机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持续赋能传统产业升级。
部署“四大工程” 力争到2027年直播带货达人突破10万人
此次出台的《若干意见》,紧扣直播电商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10项任务中系统部署“四大工程”,即全产业链布局工程、产业数智化转型工程、人才引育体系建设工程和营商环境优化工程。
其中,鼓励建设“一站式”直播电商服务载体,打造“硬件+团队+人才”三位一体的直播电商园区。加大上游供应链(厂商、品牌商、经销商、原产地等)、中游服务端(直播平台、直播服务商、MCN机构、主播等)的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市区两级对优质企业给予一定的奖补政策,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直播电商头部企业。同时,鼓励各区通过联合招商、分区布局等方式引进重大项目,探索建立共同招商项目收入划分机制,做到全市“一盘棋”。
聚焦直播电商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带动作用,《若干意见》还提出,以“直播+专业批发市场”“直播+商超”“直播+农村电商”“直播+夜经济”等模式,赋能广州商贸产业转型,力争到2027年,助推100个传统专业市场完成数字化转型,推动广州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3100亿元。
人才方面,广州不仅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开设直播电商相关专业或课程,还将支持符合条件的电商人才申领人才绿卡。力争到2027年,广州直播带货达人突破10万人。
易兆会介绍,《若干意见》还创新监管模式,围绕直播营销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商家四类主体,梳理了28个事项、132条“避坑指南”,推动直播电商向“企业经营前合规”转变;推进直播电商“白名单”认定,重点排查产品假冒伪劣、虚假营销、主播恶意炒作,持续净化直播电商的生态环境。
支持产业做大做强 直播电商企业最高奖励一千万元
嗅到商机的味道,电商巨头今年以来正加速布局广州。3月4日抖音在广州成立广州穗耕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37亿元,其为“抖音华南总部”关联公司之一;3月31日,广州穗耕科技有限公司以超12亿元的总价,竞得了琶洲中二区AH041101地块。3月27日,小红书电商“宝藏主理人计划-广州孵化中心”在广州西城智汇PARK正式启动,这是小红书电商在广东落地的首个孵化中心。
迈入电商“价值时代”的下半场竞争,广州还在持续加码为电商赋能,支持直播电商做大做强。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罗政介绍,2020年以来,广州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出台支持直播电商发展的产业政策,举办以城市为平台的直播电商节,以“十四个全国首创”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全力推动商贸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全球“直播电商之都”,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过持续推动,广州直播电商行业呈现万商开播、全城直播的良好态势。”罗政表示。
接下来,在政策方面广州将出台“鸿鹄”企业评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规模奖励标准和实施细则,对符合条件的直播电商企业给予最高奖励1000万元的支持;主体方面,广州将培育一批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直播电商园区和MCN机构,推荐参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和企业,并加大媒体宣传,树立行业标杆;活动方面,结合“羊城消费新八景”,广州将高质量办好直播电商节等品牌活动,构建“产业+服务+流量”的消费体系。
■各区战法
荔湾区“三大赋能”
推进“直播电商+专业批发市场”模式
荔湾区是广州千年商都的发祥地,拥有110多个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批发市场。近年来,荔湾区通过实施三大赋能助力“直播+产业”融合发展。
政策赋能方面,推动“实数融合”,制定出台《广州市荔湾区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鼓励措施》,对优质直播电商企业从发展成长、品牌培育、电商载体等多方面给予支持,鼓励直播电商积极举办活动。
孵化赋能方面,促进“产业育新”。以时尚消费品产业为例,荔湾区在2020年就在珠宝专业市场里布局全国第一个抖音直播电商孵化基地,至今累计服务1.5万户入驻商家;引导汇美国际、APM时代国际开展更新改造;支持“一手”电商为十三行等服装市场的数千家市场主体开拓线上销路,2024年成交总额已突破30亿元。
服务赋能方面,助力“企业创新”。荔湾区秉持“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工作理念,邀请企业家组建智囊团,政企沟通零距离;“一企一策”精准服务,高效响应企业诉求;设置政策兑现专窗,惠企政策“一网通查”,符合条件“免申即享”;与14个产业园区共建政务服务域,企业“不出园区即可办事”。
白云区推动直播产业集聚
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白云区以“一园两城三都四区”十大平台为载体,以“6+6+X”现代产业集群为引擎,推动直播经济跑出“加速度”,形成“直播+产业”发展的全新格局。
白云区已连续5年出台直播经济发展扶持政策,打造示范直播基地,推动直播产业集聚。全区现有淘宝村79个、MCN机构200多家;已培育一批全国中头部直播机构和优质直播基地,落地广东首个小红书“宝藏主理人计划”孵化中心。权威机构报告显示,白云区2024年开展直播59.2万场、直播商品销售额291.9亿元,均居全市第一。其中,2024年度,白云区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超210亿元,同比增长近13倍。
值得一提的是,白云区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已培育了一批优质品牌直播电商企业,化妆品产业集聚了全国30%的生产企业,2024年化妆品产业实现规(限)上产值加销售额超360亿元。今年一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06亿元,其中,网上零售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线上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6%。
黄埔区以直播电商为突破口
探索“两业融合”新路径
当前,广州正全力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制造业与服务业‘两业融合’”是关键战略。作为全市先进制造业核心承载区,黄埔区围绕战新产业集聚、载体专业赋能、环境包容友好三个维度,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生态体系。2025年1—5月,黄埔区网络零售额663亿元,同比增长17.8%。
依托区内88家上市公司、3000多家高新企业,黄埔区率先建设“工业直播产业基地”,形成“园区+供应链+品牌”一体化发展模式;建成3个总面积超50万平方米专业化工业直播园区,构建“技术研发+品牌孵化+跨境直播”一体化生态,吸引宝洁、蓝月亮等30余家制造业重点企业设立直播中心。
在2023年出台《扶持直播电商行业发展措施》基础上,近期再次出台《加快推动内外贸发展促进新型消费扶持办法》,对重点电商平台最高扶持1500万元,直播基地最高扶持300万元,直播间装修单个企业最高扶持50万元。下一步,黄埔区将全力打造10个示范园区,培育引进20家龙头直播机构,大力推广“店家自播+AI数字人”等创新模式,力争三年内推动传统制造业直播销售占比提升至50%以上。